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隆重召开,创下了多项历史纪录,包括展览面积、首发新品数量、签约投资额以及国际参与度。这一次大会的一个亮点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商业化,一大批应用AI技术的小微企业登上了舞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真实应用
本届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智能设备不再仅限于展示,而是逐渐进入了实际应用场景。过去,在去年的AI大会上,许多展示的机器人只能进行简单的固定动作,然而今天它们已经能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如组装、医疗辅助,甚至是娱乐互动。这种趋势的上升表明,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正在从技术奇观转变为商业应用,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AI智能体的新角色与人机共生
过去,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是回答问题,而现在它的核心能力已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在大会上,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强调,搭配多个AI智能体协同工作,能够大幅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智能AI正逐渐成为企业的数字同事,融入各个工作流程,推动了人机协作的发展。
人机共生的新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管理人类员工,还要与人工智能智能体携手合作,人与AI之间的关系正在重新定义。AI不再是工具,而是更像团队中的伙伴和同事。
贴身助手:智能眼镜与AI耳机的崛起
智能眼镜和AI耳机在本次大会上展现出极高的人气。以Rokid AI Glasses为代表的智能眼镜,通过与用户的实时互动,提升了演讲和沟通效率,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展示与语言翻译。这表明,人工智能正在从云端逐步走向个人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AI耳机也在本次大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耳机不仅具备实时翻译的功能,还可以作为会议的隐形助手,提高了会议的效率,甚至能够成为用户的数字分身。
产业基础设施的进步与开源精神的回归
大会上,关于基础大模型与开源技术的讨论也十分热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开源技术应用于产业中,加快AI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AI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跨行业模型的发展也开始成为可能。
多模态技术的兴起为AI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AI不仅可以理解文本,还能识别图像、动作,实现真正的多重输入与反馈。这样的技术革新为行业的深度应用提供了基础,也为新兴创业公司创造了机会。
新兴创业者与情感计算的市场机遇
本届大会上,许多创业者展示了在情感计算方面的尝试。他们的目标是将AI更人性化、情感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领域已经占据了初创项目的15%,说明情感化体验在市场中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月初至7月的路演活动中,约130个项目评估中,涉及情感计算的企业比例令人关注,显示出这一市场的潜在机会与发展空间。无论是在机器人设计、智能设备交互,还是在虚拟助手中,温暖和情感的传递已成为重要的设计考量,代表着AI正在逐渐成为“朋友”。
算力基础设施的突破与国产化崛起
随着国产算力的提升,我们见证了基础设施的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国产AI芯片以及相关技术的响应速度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在AI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下,算力成本也逐步降低,使得很多领域能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从而推动各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
向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未来的无限可能。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正如大会上所强调的,面对挑战,企业必须重视创新、加强协作,发掘潜在的机会。AI的商业化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未来中国企业将在全球AI应用战略中再次引领潮流。
通过充分融合算力、算法、工具与人性化设计,企业能创造更大规模的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让我们共同期待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与成就。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保持年轻与创新,必将是我们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