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调研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疗 实现高效诊疗与精准筛查

来源: 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成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助力。为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浙江工商大学的“智医赋能·慧泽千乡”实践队于7月24日前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了解AI技术在县域医共体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适合的解决方案,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调研开始前,实践队员们简要了解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基本情况及其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景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亟待提升。对此,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期提升诊疗效率,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在与医院信息科和放射科的医生深入交流后,队员们了解到,由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已全面融入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该系统在病历书写环节能智能识别高风险疾病的关键词,并即时发出提醒,迅速提升了文书的规范化程度。在影像诊断方面,AI技术的引入使放射科医生对CT影像的结构化分析效率提升了约30%。这一改变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层卫生院并未全面配备多癌早筛系统,不过心电图设备中搭载的AI模块,能够实时捕捉到危机值,并自动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县医院,启动远程会诊。这一系统基于高灵敏度的算法与低成本的优势,成功识别出多例高风险的胰腺癌患者,将诊断时间缩短了近一半,显著减轻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在AI技术实际应用的多元表现方面进行了重点观察。在胰腺癌早筛等关键性场景中,AI技术的诊断结果成为医生决策的重要辅助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诊疗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队员们也关注到AI系统在适配少数民族群体方面的设计理念。负责人提到,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高效传递,实现医患之间无障碍的沟通。

通过医共体模式的推进,AI技术持续推动着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的延伸,有效缩小了区域健康差距。这不仅契合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平等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政策导向,还使智能医疗的红利得以广泛惠及到山区的各族群众,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健康改善。

在此次调研后,实践队员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与地域医疗需求、文化习俗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AI在提升诊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跨文化的适配以及民族地区的实际应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探索和实践。这也引发了队员们对未来的思考:如何继续推进AI与基层医疗的深度协同,不断完善契合实际的智能医疗解决方案,以便让医疗人工智能更好地守护每一位群众的健康。

浙江工商大学的本次调研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样本。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创新,我们期待人工智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最终使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