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由北京交叉学会与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前沿交叉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科技背景下,推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论坛的主旨在于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促进建筑、城市规划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此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十分强大,泛华建设集团董事长杨天举,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侯惠荣,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政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出席,与会者还包括来自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谢佳豪,以及友绿智库创始人黄俊鹏等知名专家。通过他们的思想碰撞,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分析科学技术与人文领域的交叉融合及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学科交叉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传统的学科界限逐渐模糊,许多新兴学科相继涌现,前沿研究热点频频成为各行各业颠覆性技术的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建筑与城市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中,和谐发展与可持续设计理念成为讨论的核心,强调人文关怀与技术应用在城市空间构建中的重要性。
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为主题,重点探讨了AI、大模型、数字制造等技术在建筑与城市建设领域的实际应用。与会者普遍认为,科技的发展虽然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但我们不能忽视技术背后的伦理与价值导向。在推动科技与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仍需关注人文因素,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AI的崛起,意味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术语如“数智化”、“数智技术”等逐渐成为日常对话中的热词,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科技生态系统的形成。当人们追求效率与便利时,如何保持人类对生活的感受与对美的理解,值得我们深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论坛再次强调了场所精神的重要性。机器虽然聪明,但人类的情感、创造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任何人工智能所无法复制的。
现代社会呼唤对人性温度的关注,以及对多元价值与公共利益的坚守。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不仅是设计的核心,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在优秀的设计中,我们能够看到创造者对人性、环境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论坛的发言者们一致认为,未来的设计创新必须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寻求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深化,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当今的设计不仅是形态的创新,更是价值观的重塑。我们有责任去思考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科技环境中,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确保设计落脚于为人类服务的本质上。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的使命更为重要,他们不仅是技术的操作者,更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连接的桥梁。
本次论坛通过讨论与交流,推动了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文精神的重新审视。,伴随着与会嘉宾的精彩演讲,本届“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前沿交叉论坛顺利落下帷幕。与会者们表示,未来将在不同领域继续深化探讨,推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努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人类的未来,既在于技术的进步,也在于我们如何守护那份共同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