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引领人文学科新发展

来源: 小世评选

近年来,创意写作专业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迅速崛起,2024年,其正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成为中文系的二级学科,标志着这一领域在国内学术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一决策不仅为创意写作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基础,还为人文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创意写作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为核心,致力于传播人文思想。这一思路在当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传统的人文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本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人文知识和能力,似乎在技术面前变得触手可及。这种便利背后也反映了对人文学科深度思考的潜在威胁。人们变得越发依赖技术,导致思维方式的“心脑外挂”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写作专业的兴起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强调思想的训练和情感的探索,创意写作促使学生实现“手脑并用”的结合,帮助他们在书写过程中深入理解人性和社会,也让他们能够用文字讲述动人的故事,无论是分享给他人,还是向自己倾诉,这都为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与世界带来了契机。

让我们回望我与创意写作的初次邂逅。2005年底,我在交大任教时,接受学校资助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文学系进行访问研究。在那段时间里,我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尤其是当我发现该系设有“小说写作课”和“剧本写作课”的时候。这些课程的教学风格和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并激发了我对创意写作的深厚兴趣。我购买了他们的教材,包括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和《拍案惊奇:当代美国作家膜拜的短篇小说》,这些书籍不仅多样化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写作技能。

与叶维廉老师的交流更是加深了我对创意写作的理解。叶老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学习创作,这段经验令他受益匪浅。他的建议促使我在同济创意写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了文学史和美学的课程,使学生在创作中不仅能掌握写作技巧,更能深知文学的根源与演变。这一整合教育模式培养了能够深入思考、具备扎实人文学科基础的优秀作家,而不仅仅是会写作的“写手”。

在创意写作的课程体系中,小说写作是核心课程之一。自19世纪以来,小说作为一种重要文体,融合了诗歌、戏剧和散文的特点,既具视觉美感,又传递情感深度。小说写作不仅涉及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的技能,还涵盖了对历史、政治、哲学甚至科学等领域的思考,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同济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创意写作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自2007年起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虽然专业的名称和学科定位历经变迁,但我们始终坚持小说写作作为教学的核心。书籍《小说写作教程》就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而成,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兼具实践的可操作性。通过系统的课程讲解,结合具体的作业练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提升文学素养与思想境界。

《小说写作教程》还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顾中西作家的创作经验,努力实现学术与普及的统一。无论是对小说写作的形而上探讨,还是具体的写作技巧,教材都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文学道路上不断进步。我深知小说创作的艰辛,因此书中融入了我个人的写作经验,力求让每位学习者都能更快掌握小说写作的要素与技巧。

创意写作专业的获批将为人文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不仅为有志于成为作家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也为更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开启了探索自我、表达思想的新窗口。写作不仅是传递个人故事的方式,更是一种深入理解生活、拥抱世界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感受生命的丰富与深刻。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