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hone 17发布会热烈预热的同时,苹果高管们却在私下进行一场重要的战略讨论:是否应当花费数十亿美元收购两家颇具潜力的AI公司——法国的Mistral和美国的Perplexity。根据知名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这一谈判正在苹果内部深入进行。
Mistral公司成立仅两年,迅速崛起为“欧洲的OpenAI”,其当前的估值已达到100亿美元。在去年的B轮融资中,知名科技巨头英伟达就对其进行了直接投资,显示出市场对其前景的看好。Mistral以其开源大模型Mistral-7B而引起广泛关注,其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轻量化能力,特别适合与苹果的“设备优先”理念相结合。苹果的产品生态系统围绕各种终端设备展开,从iPhone到iPad,再到Apple Watch,Mistral的技术完全能够强化这些设备的AI体验,带来更为流畅和高效的用户交互方式。
而另一家Perplexity则在AI搜索工具领域异军突起,其创新的回答方式令传统搜索引擎感到压力。用户可以像聊天一样向Perplexity提问,系统会直接返回答案,而不是一堆链接。这种交易式的搜索方式与苹果Siri的功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虽然Siri擅长执行命令,如设置闹钟或者发送信息等,但在信息深度检索领域却相对薄弱。若能够将Perplexity的技术与Siri整合,用户在使用苹果设备时,将能体验到一个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既方便又精准。
值得关注的是,Perplexity的创始团队曾是OpenAI的骨干成员,苹果早在今年初便曾对其表示关注,讨论过收购的可能。一时间,这笔交易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而Mistral与Perplexity的联合,会成为苹果在AI领域前进的重要动力。
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显得相对滞后,尤其是在生成式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下,苹果的产品创新需要迎头赶上。与竞争对手相比,三星和谷歌等公司已在生成式AI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机已经集成了生成式AI技术,能够实现实时修图及写邮件等智能功能;而谷歌的Pixel手机则搭载了Gemini Ultra,其AI功能涵盖摄影和搜索等多个方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的生成式AI能力仅在其iOS 18版本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因而被一些用户批评为功能单薄,缺乏突破性创新。同时,Siri的更新停留在原始语音助手阶段,缺乏其竞争对手在AI技术上的发展。显然,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苹果急需通过收购来弥补其在AI功能上的短板。
通过收购Mistral和Perplexity,苹果能够快速获取先进的AI技术,避免了从零开始研发所需的高昂成本和潜在风险。Mistral的轻量化模型和Perplexity的深度搜索技术,能够直接强化苹果在AI方面的能力,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尽管目前双方尚未就收购达成最终协议,但这一战略意图已表明苹果希望通过收购迅速提升自身的AI技术能力。
当前的收购谈判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Perplexity方面对外透露并未听闻有收购意向,扔出了一句“除了我们自己在收购小公司,没听说被苹果收购的事,”这种态度让人难以捉摸。而Mistral方面则选择了沉默,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这一传闻,似乎留了一个悬念,促使市场对此事的进一步关注。
如果苹果能够成功收购Mistral和Perplexity,将有效弥补其在AI领域的短板,推动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为优秀的使用体验。同时,此次收购不仅仅是苹果进一步拓展业务的一个举措,更是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寻求突破的重要战略步骤。我们将继续关注这场潜在交易的进展以及苹果如何通过AI技术的引入,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