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推动科技与社会深度融合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意见》重点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人工智能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公民。

《意见》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升、民生福祉、社会治理,以及全球合作等多个领域的结合,从而重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力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意见》还指出,至2027年,人工智能将在六大重点领域实现深入融合,使智能经济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具体而言,《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行动,每一项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详细阐述: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进程,推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将科研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推动跨学科融合,增强研究的广泛性与深度。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造智能原生的新模式与新业态,推动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农业数智化进程,探索和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业新模式。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通过拓展智能服务场景和新业态,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鼓励智能产品的普及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推动智能化的工作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确保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等关键领域展现出更大的价值。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的人机协同,提升社会治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治理新模式。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提供智能技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推进全球智能治理体系的建设,鼓励南方国家的智能能力建设,促进各国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发展。

为了确保《意见》的有效实施,国务院还提出了八项基础支撑能力的加强,具体涵盖: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推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优化复杂任务的处理能力与用户体验。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推进数据产权与版权制度的完善,鼓励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的发展。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推动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布局与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创新型算力云服务的发展。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搭建人工智能应用的中试基地,促进产业生态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构建开放的技术体系与社区生态,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和,培养符合新时期需求的人才,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与监管力度,以确保健康发展。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建立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意见》明确了各级及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示范与引领,推动社会各界理解与支持“人工智能+”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意见》展现了我国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决心,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综合施策与多方协作,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建设智能化的现代化中国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