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0日,上海迎来了盛大的科技交流盛会——“好望角科学沙龙”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多位知名学者和科技投资领域的代表,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太空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前景。
在沙龙活动中,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联席院长高扬分享了她对未来太空机器人技术的见解。她指出,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太空轨道上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将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太空垃圾的收集、在轨卫星的维修和回收,以及太空望远镜的组装等。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太空工程的效率,更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高度重视空间可持续性的大背景下,对未来太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沙龙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顶尖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他们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的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些学者的分享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特别是在空间探索中的应用潜力不容小觑。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杰出青年人才协会创始人顾赛在活动中对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到,DeepMind作为英国科研和创新实力的代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表明了英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地位。顾赛的讲述使与会人员对英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值得关注的是,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预示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他认为这一革命将引领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对此,他强调,中国的科技投资领域亟需寻找更多的耐心资本来支持新兴科技的发展。他的观点引发了广泛共鸣,使与会者开始思考如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环境中保持投资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此次沙龙选择在上海这一中国科技创新核心城市举行,正彰显了上海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投资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上海不仅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热土,也在积极推动耐心资本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8月20日的活动中,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也被提及。该基金在今年初宣布将启动,总规模达到100亿元,资金周期为15年,旨在以逆周期的形态为耐心资本提供支持。其主要目标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上海乃至中国科技的发展,帮助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实现“从0到1”的飞跃。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未来,随着科技与投资领域的持续深入合作,预计将有更多科技成果在不同领域落地生根。
此次中英科技成果转化沙龙不仅为中英两国的科技交流搭建了重要,更为全球关注的人工智能与太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探讨契机。在合作共享的环境中,各参与方期待通过集思广益来推动科技的进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回馈社会。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英两国的合作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为科技前沿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动力。
在沙龙的,与会者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定期举行,以促进中英科技界的进一步对接与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科技发展的挑战。相信通过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会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发展,更能够为人类的未来探索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