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交叉论坛(AIRS-2025)在风景如画的云南昆明成功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800余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与。此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的交叉创新、前沿挑战以及应用拓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旨在推动两者间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的转化。
本次论坛由AIRS论坛工作委员会、云南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和云南省地理学会共同承办。论坛开幕式上,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遥感技术在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及应用模式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他表示,地理学是云南师范大学的优先发展学科,学校正在致力于构建更为优越的学术发展环境,并积极建设具备云南特质的地理学科。同时,他诚挚邀请广大中青年学者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这一充满潜力的交叉领域。
论坛主席罗毅教授也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的特邀报告环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焦李成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吴炳方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宋长青教授、罗伯特戈登大学的任金昌教授,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的王勇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的唐伯惠教授和重庆邮电大学的韩军伟教授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这些报告不仅聚焦于人工智能与遥感领域的基础理论及智能模型技术,还涉及到多模态融合以及典型应用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创新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人工智能与遥感交叉领域的关键议题,论坛设立了30个专题分会场,并展示了60余幅学术海报,讨论内容涵盖了如AI模型、时空信息、农业气象、社会人文、地质灾害、生态植被、水体海洋与产业硬件等8大主题。这样的安排反映了交叉研究的广泛延展,从基础理论到行业应用都有所涉及。
除了各类专业报告和探讨,论坛还特别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让国内外专家有机会深入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与见解。这不仅为专业学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空间,也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学术界、产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与会者表示,此次论坛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交叉应用的理解,也激发了更多的研究灵感与合作机会。
以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为核心的研究正在成为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通过这样的论坛,研究人员能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推动相关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样的交流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激励他们在人工智能及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中,探索更为前沿的科学问题。
第二届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交叉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也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思想与智慧相碰撞的交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论坛,为科技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遥感科学的跨越式进展。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