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召开会议 通过首批5G-A标准审议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5)移动通信无线工作组(WG9)在贵阳召开的第138次会议上,正式审议并通过了首批5G-A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中国在全球5G领域不断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将为未来的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会议通过了四项立项标准,具体包括《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6GHz以下频段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四阶段)》等内容,这些标准主要涉及5G-A基站和终端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配套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共同主导,并联合国际及国内基站、终端、芯片和模组等多个行业相关企业提出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国在5G-A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我国相关产品的研发、设备认证、网络部署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5G-A(即5G增强版)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创新,尤其是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应用展现了其巨大的潜力。其中,5G-A 无源物联(Ambient IoT, A-IoT)技术利用能量采集技术,将海量终端设备以低成本接入5G网络,成为实现万物互联、构建智能社会的关键。会议上还通过了《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支持无源物联的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这一标准将有助于规范5G-A无源物联的基站和终端技术要求,为后续的产品研发与规模化商业化提供有效的标准支撑。

除了5G-A标准,会议还审议通过了《4G/5G多模基站测试方法》的行业标准送审稿及其他5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研究课题的立项建议。同时,会议针对6项行业标准的修改、5项行业标准项目及8项研究报告进行了审议。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推动5G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促进行业的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推动5G-A标准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该协会将加大力度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力争构建一个涵盖基站、终端、核心网等多层面的5G-A行业标准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国内5G-A产品的研发、测试验证和网络的有效部署。

5G技术的核心特点在于其超高的速率、低延迟和大连通,正是这些特征使得5G在智能城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5G-A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这些新应用的落地,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5G-A技术的推广将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范围内对于5G标准的研究与实施各国间有一定差距,而中国的标准化进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发声频率和影响力有着日益增强的趋势。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通信行业的技术话语权,也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未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通过与国际相关组织、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分享中国在5G标准化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推动全球通信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水平,也将推动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5G-A标准的正式发布和逐步实施,中国的通信产业必将在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带动整个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通讯技术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A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其重要作用,助力构建更加智能、便捷的未来社会。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