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保障林区和草原的通信需求,提升信息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这一通知响应了国家在“宽带中国”战略下的进一步需求,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信息化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视。
通知中明确指出,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与生态保护相关区域的4G和5G网络覆盖水平。通过重点区域的强化建设,包括人口聚居区和主要防火瞭望塔等地方,原有网络设施将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关键点位也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覆盖,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对于穿越林区与草原的国道和重点省道,通知中提到,将根据实际需求加强4G/5G网络覆盖。这意味着,旅行、运输和日常活动中与自然接触的使用者,将能够享受更为全面的网络服务,确保在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与外界取得联系。
同时,通知中强调了在自然保护地的管护站点、森林草原防火驻防点和20户以上人口的聚居区需要深化网络覆盖。这一措施将显著提高林区的通讯能力,对提升林业防火、保护生态和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向5G网络升级以及千兆光网的推广,将为众多林业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全力推动现代化林业的发展。
为使林草地区的网络设施不仅满足短期需求,还能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通知中还要求升级扩容林场驻地对外传输的网络,并加强森林草原防火通信设施的建设,这是出于对自然灾害防控、环境保护及社会稳定的高度关注。
这一政策也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为林区自然保护、消防监测、旅游服务及智慧林业的各类信息化项目提供全面的网络与算力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还有助于林区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形成良好的生态与经济双赢局面。
为推进更广泛的网络覆盖,通知同时提到将支持林区优先开展异网漫游,推动各类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减少重复建设,这一方针旨在提高网络建设的经济性与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更多人群能够享受到便利的通讯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宽带林草”建设的战略并不是孤立的构想。实际上,在2024年,不少相关主管部门曾发布过加快“宽带边疆”建设的通知。这项政策明确要实现包括行政村、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边境管理及贸易机构等在内的区域宽带覆盖目标,将努力确保这些地区的光纤、4G或5G网络接入率达到100%。
随着网络覆盖不断提升,野外巡护、救援、监测和生态恢复等林业与草原的工作将更加安全高效。而在未来,通过这些技术支持,林业的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以及公众利益的平衡,能得到更有效的实现。
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林业的建设正将成为现实。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林业管理能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不仅助力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公众的生活水平。
这次“宽带林草”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仅为林区带来了通信网络的飞跃发展,更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注入了新活力。今后,随着网络覆盖的不断扩大,生态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会成为可能,建设一个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目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