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9%

来源: 小世评选

根据近日发布的Canalys(现并入Omdia)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不包括俄罗斯)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遭遇9%的下降,降至2870万部。这一趋势与消费者在经济前景不佳环境下的谨慎支出密切相关,进一步抑制了市场需求。

市场动向及品牌表现

从具体的数据来看,主要品牌都未能幸免于这一下滑趋势。三星仍旧牢牢占据市场领先地位,预计出货量为1030万部,同比下降10%,市场份额保持在36%。苹果紧随其后,预计出货量为690万部,同比下降4%,市场份额为24%。小米虽有所下降,出货量预计达到540万部,同比下降4%,市场份额为19%。摩托罗拉则遭遇更为严峻的局面,预计出货量下降18%,仅为150万部,市场份额维持在5%。而在这样的市场回调中,荣耀表现突出,预计出货量增长11%,达到90万部,市场份额上升至3%。

行业分析师Aaron West指出,2025年上半年,欧洲智能手机产业的厂商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各大品牌都无从应对。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支出意愿下降,智能手机的需求未能有效回升,品牌们只能谨慎制定库存和生产计划。

法规带来的影响

在另一方面,欧盟于2025年6月正式实施的生态设计与能效法规,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厂商们为应对这一法规准备了数年,但在这一落地时点上,许多厂商未能如愿提前备货,以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这部分原因在于渠道的普遍谨慎,大多数渠道商并不愿意承担过多的库存风险。同时,一些大型运营商也表示,希望其产品线中的设备能提前几个月便符合新标准,这增加了品牌之间的竞争压力。

不过,尽管面临种种困难,Aaron West认为,随着健康的渠道动态以及下半年各大品牌新品发布的推动,智能手机行业有望迎来一波小幅增长。厂商们正在努力寻求积极的回报,尽管这种回报并不一定能完全抵消上半年的损失。

及未来展望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将持续向下调整,这一趋势与经济环境及行业法规密不可分。在消费者更加谨慎的支出背景下,各大品牌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策略调整,才能在的发售季中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各个厂商在应对需求疲软、库存管理以及法规合规等方面的策略将至关重要。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仅仅依赖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品牌的供应链管理、市场预测能力以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将决定其成败。

在的时间里,市场将高度关注各大手机品牌如何应对这一局势,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下,找到新的增长点。积极的市场动作、创新的产品推出,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将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的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必将呈现出更多的变数与机遇。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