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赵殿礼研究员因病逝世 享年92岁

来源: 小世评选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遗憾地宣布,享誉全国的科学家、长期为我国航天事业辛勤奉献的赵殿礼研究员,于2025年4月30日16时25分,在内蒙古人民医院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92岁。赵殿礼的逝世,不仅是我国航天行业的一大损失,也让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航空航天爱好者们感到深深惋惜。

赵殿礼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他的求学历程于1956年开始,向科学的殿堂进军。他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学院学习,专注于与航天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过六年的努力,于1962年顺利毕业。这一时期的学习经历,不仅让他获得了扎实的科学基础,也激发了他对航天科技的深厚热爱。

毕业后,赵殿礼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所,开始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从1965年开始,他参与了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成为了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1965年,赵殿礼调任至内蒙古,并在之后的工作中,逐渐升任41所的技术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以及总工程师,历任多个职务,展现了其过人的专业能力与领导才能。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科技委员会的原副主任和高级顾问,赵殿礼在技术与管理两方面都表现出色。他一直致力于固体动力技术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多型重点固体动力产品的立项和研制。正是由于他在固体动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和开拓性,才使得我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最初的概念逐步转变为具体实现。赵殿礼不仅在技术上开辟了新的道路,更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在赵殿礼的职业生涯中,他屡次获得国家与行业内的大奖。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六次国防科技进步奖,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褒奖。

在赵殿礼的带领下,中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装备的现代化,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整体实力。他所参与的多个重大项目,包括载人航天、火箭发射等,都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赵殿礼研究员的逝世,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巨损。他的专业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远铭刻在后辈科技工作者的心中。对于许多航天科技从业者而言,他不仅是前辈,更是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奋发向前。

赵殿礼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未来日子在呼和浩特市殡仪馆举行,许多同事、朋友以及曾经在他指导下学习的学生都将前来向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致以的敬意。大家怀念其温和的性格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会铭记他对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与热爱。

我们向赵殿礼研究员表示深深的哀悼,同时也向他辛勤耕耘的航天事业致敬。愿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仰望星空,追逐科研的梦想。中国航天事业将永不忘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精神将继续指引着我们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