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启动“模术空间” 刺激AI赋能制造业新变革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苏州市召开了“AI+制造”工作推进会,深入探讨如何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此次会议上,江苏省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术空间”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启动,标志着苏州将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层次地融入制造业中。

“模术空间”的建立旨在通过“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显著降低企业在AI技术应用上的门槛与成本。该模式包括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务及生态营造,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生态,这将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即开即用的资源和服务,尤其有助于中小企业快速接入先进的AI工具。

在过去两年中,苏州的工业垂类大模型发展迅猛,已经实现了从通用大模型的辅助办公,跃升到垂类大模型的定制化应用。目前,苏州已培育了139个工业垂类大模型,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产业,初步形成了工业垂类大模型与专用轻量模型协同发展的态势。这一进展不仅显示了苏州在AI赋能制造领域的探索成效,更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作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区域,苏州工业园区聚集了超过1800家相关企业,去年该区域的产值突破了1100亿元。尤其是在专用垂直领域模型及企业级GPT产品工具的研发方面,苏州的表现尤为突出,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备案。其中,七款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进一步巩固了苏州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

“模术空间”不仅是资源的集中汇聚,更是技术、场景与资本之间的“化学反应”。正如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张峰所言,模术空间的目标是促进多元参与和创新资源的聚合,与国际大企业如微软、华为、IBM及国内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确保技术的前沿性和可靠性。该空间还与百亿级的产业基金联合,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在此次推进会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苏州正式揭牌,这一国家级研发将为当地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苏州市还授牌了首批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帮助制造业解决技术应用的共性问题,提升行业整体智能水平,推动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为进一步推动“AI+制造”的深度融合,苏州市还发布了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应用场景、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质量数据集的培育清单以及智能终端产品的培育计划。这将为苏州在全球智能制造格局中的话语权与竞争力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模术空间”的启动和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地,苏州正朝着建设国际竞争力强、技术创新活跃的产业发展高地迈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将重新定义生产方式,还将在未来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苏州的“模术空间”不仅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的重要尝试,更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场智能化革命中,苏州将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塑造新型工业化的未来。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