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报告: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持谨慎态度,人工智能投资回报期缩短至三年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毕马威(KPMG)发布了其年度调查报告《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对全球1300多位首席执行官的意见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尽管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依然面临着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因此,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对未来经济持谨慎态度。

本次报告是毕马威第11次发布该项展望,所涉及的公司均为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平均收入过百亿美元的企业占比达到三分之一,涵盖了资产管理、汽车、银行、消费与零售、能源、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保险、生命科学、制造、科技和电信等多个行业。这一样本的选择,确保了报告的广泛代表性,并为分析全球商业领袖的看法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调查显示,特别是在中国的企业界,人工智能(AI)的应用价值已经初步显现。令人瞩目的是,8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预计,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期将在三年之内,较去年18%的预期大幅上升。20%的首席执行官甚至认为,实施人工智能所需的投资回报可能在一年之内就能实现。这一变化显然表明,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情和期待正在加剧,企业正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将人工智能融入经营之中。

中国企业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挑战。根据报告,79%的中国受访企业对高昂的技术基础设施成本表示担忧,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要成功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和运营,需要企业在早期阶段进行大量的投入,包括硬件采购、算力部署、算法开发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涉及资金的投入,还要求企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首席执行官们也正面临新的挑战与责任。报告指出,尽管他们对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大规模失业表示忧虑,但依然有61%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正在积极招聘具有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技能的新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寻求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和社会责任。

毕马威国际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ill Thomas在时指出:“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伦理、监管和人才获取等重要问题。首席执行官必须在创新与责任之间取得谨慎平衡,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还强调,面对技术变革,企业领导人需要对突发的变化保持敏感,不断调整战略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总体而言,面对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企业界首席执行官们对未来依旧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虽然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回报期大幅缩短,显示了行业对技术变革的信心,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道德责任,如何有效地进行技术投资与人才,是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企业的成功不仅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还需要有敢于担当的领导力和理性的决策过程。毕马威的调查不仅揭示了首席执行官们对经济状况的忧虑,也为企业如何把握未来的趋势和应对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界的创新策略,以及如何在道德、技术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将会成为各大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