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近日大幅调整其定向增发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根据最新公告,科大讯飞决定在其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中,新增投入24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算力项目。
【正文】在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必须时刻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战略。9月29日晚,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科大讯飞发布了其《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对公司的定增方案进行了重要调整。在此次更新中,科大讯飞维持了40亿元的募资总额不变,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由32亿元大幅下调至8亿元,同时新增了24亿元用于算力项目的建设。该项目的资金规模约占本次融资整体的60%,显示出公司在未来发展战略中的新重心。
科大讯飞在公告中强调,新增的算力项目将显著提升其算力资源,支撑公司星火认知大模型底座模型的迭代升级,并为其深度推理的星火X1大模型及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后盾。这一调整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就在定增预案结束后的几日,国务院于8月26日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智能算力的统筹,支持人工智能芯片的创新与生态建设。
在此背景下,科大讯飞认为,租用算力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变得尤为合理。市场普遍认为,在国产算力与国外先进算力(例如英伟达)的使用效率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科大讯飞与华为、中科海光、寒武纪等多个国产算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国产算力集群的应用,通过协作不断发现并解决相关的软硬件问题。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公司技术的进步,也为国产算力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还阐述了要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共享,将人工智能定位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构建平等、互信、多元、共赢的人工智能能力发展开放生态。对此,科大讯飞表示,其算力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会增强星火大模型在多语言支持方面的能力,还将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在市场拓展方面,科大讯飞的多语种大模型将针对海外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定向优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行业应用场景。通过加大技术与本地化需求的适配,科大讯飞希望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助力其落地实施。
从股市表现来看,科大讯飞的股票在9月29日收盘时定格在53.95元,市值达1247亿元。此数据展示了市场对科大讯飞整体战略调整的认可,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看好。
分析人士认为,科大讯飞此次定增方案的修订,不仅是对自身技术架构升级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国家层面政策的及时呼应。随着国家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未来科大讯飞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将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上抓住更大的机会。通过此番调整,科大讯飞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为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科大讯飞在算力项目上的投资显然是其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旨在提升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投资者和市场各方都将密切关注该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期望其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成就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