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意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期,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引导科技、产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发展目标与战略布局

《意见》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利用我国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现实经济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意见》提出应强化前瞻性的谋划和系统性的布局,通过分业施策与开放共享的方式,推动各领域全面发展,以确保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意见》的实施将促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体系的创新、产业生态的重构,甚至在未来创造出全新的就业岗位。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成果。

六大重点行动

为确保《意见》的顺利实施,国务院提出了六项重点行动,具体如下: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通过加速科学发现进程,推动技术研发模式的创新与效能提升,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方面。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鼓励智能原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培育,推进工业智能化全要素的发展,加快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并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通过拓展服务消费的新场景,提升产品消费的新业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推动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创新有效的学习模式,提升生活质量,让民众享受到技术发展的实质性益处。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探索人机共生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构建多元共治的安全治理新格局,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的生态治理蓝图。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共享,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以增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加强基础支撑能力

在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过程中,《意见》指出,国家需要着力强化以下八项基础支撑能力:

1. 提升模型的基础能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运行;

2.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促进数据资源的有序流通;

3. 强化智能算力的统筹,确保各类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得到满足;

4.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支持创业创新,推动技术落地;

5. 促进开源生态的繁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

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7.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确保技术的安全与合规;

8.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挑战。

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为确保《意见》的有效执行,《意见》强调要将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工智能行动的全程,国家发展改革委需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政策。

《意见》还强调了示范引领的重要性,适时和推广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同时加强公众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这项政策的落实,不仅可以推动科技、产业、消费等各领域的升级,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将大大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真正让人工智能的红利惠及到每一个人。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在智能化、数字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