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快速获取显得愈发重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检索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方式,虽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已逐渐显得不够适应现代用户的需求。海鹦云控股的创始人戴桂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兴的生成式优化(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搜索优化方式,重塑了信息获取的方式和用户体验。
从关键词到提问的转变
现阶段,传统的SEO主要聚焦于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排名,这种方式要求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浏览相关网页,然后再点击链接获取所需信息,这一过程不仅冗长,而且可能让用户感到疲惫和无效。而GEO优化则采用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模式,用户只需提出问题,即可得到结构化的答案。这种直达的信息获取方式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效率,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对高效和精准的信息获取需求愈加迫切。
戴桂生提到,用户“越来越懒”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反映了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随着像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型AI模型的普及,AI搜索的增长急剧加速,为GEO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用户在信息检索中的参与感与互动性也在不断提升。
新机遇与新挑战
尽管GEO优化在信息检索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安全隐患。戴桂生强调,当前,某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生成技术,在自媒体上发布虚假的网站链接或联系方式。这些假信息通过迎合大型模型的内容偏好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可能导致用户在提出精准问题后,误导性地获得不实信息,最终可能陷入诈骗的陷阱。
另一大挑战是内容的中立性问题。若AI生成回答过程中失去中立性,且每条反馈都带有商业推广或未经审查的内容,用户的信任感将会大幅下降。戴桂生形象地比喻道,早在几年前,用户就已对充斥着广告的搜索引擎感到厌烦,如果现今每一个AI生成的答案都无法让人信服,用户会面临一种新的信息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还能相信什么呢?
应对挑战的建议
为解决上述问题,戴桂生提出了三项重要建议:
1. 建立信源分级机制:大模型公司应对信息源进行更严格的分级,对具备品牌背书、权威发布、专业来源及事实清晰的内容给予更高的权重,以此降低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曝光比例。
2. 参考深层行为数据:在产品与服务推荐机制中,应更关注转化率、复购率、用户停留时长等深层行为数据,而不仅仅依赖传统的点击率与浏览量,这样能更好地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
3. 建立第三方认证机构:推动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以对AI输出内容进行持续审计与认证,建立一个可靠、透明的AI信息生态,这样能够提升用户对信息的信任度。
借助科技的力量,海鹦云控股正在积极研发企业级的AI营销与搜索优化技术。戴桂生认为,GEO不仅是技术路径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促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如何负责任地使用AI”的伦理问题。未来,构建一个用户可信、技术可控、信息可追溯的生成式搜索生态,将是释放AI优化潜力、实现可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
面对信息检索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我们不仅需要拥抱新技术,还需理性看待其中的挑战与风险,通过建立更多的规范和机制,保障用户的权益,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迎来更美好的信息获取时代。这样的变革,绝对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