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再度跳票,中国用户仍需等待至年底才能体验新功能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苹果在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如期召开了iPhone 17系列的发布会,万众期待的iPhone 17标准版、轻薄机型的iPhone Air以及强劲性能的A19 Pro等产品备受关注。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发布盛典中,中国大陆的用户却再次感到失望:尽管苹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广其人工智能(AI)功能,但国行版iPhone 17系列却无法立即享受这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自从苹果首次在2024年WWDC上高调宣布Apple Intelligence之后,中国的果粉们对这款全新的AI服务充满了期待。彼时,苹果的CEO库克承诺Apple Intelligence将在2025年全面上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们经历了无数的时间推迟与变更。目前最新报道显示,国行版Apple Intelligence可能要等到2025年底才能正式面世,但依然存在继续推迟的可能。

随着对Apple Intelligence的期望不断升高,许多消费者对为何中国市场的产品总是滞后于海外市场感到困惑。分析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并非技术层面的复杂,而是合规与政策的障碍。在中国,AI技术的推出和应用需要满足严格的法规要求,包括数据本地化和内容合规等。因此,苹果的AI系统必须在保证合规性的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处理,才能最终实现落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曾计划在2025年中期推出国行版Apple Intelligence,但因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一计划已被推迟至年底。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苹果最终选择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百度的文心一言被选为云端大模型,而阿里巴巴则负责本地AI系统的构建与审查。这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合规压力,但也意味着苹果需要在合作中做出诸多妥协。

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在AI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显得格外迅猛。华为的Pura 80系列已将盘古大模型3.0应用于智能助手,具备了丰富的AI能力;小米则通过澎湃OS2实现了“超级小爱”的系统级整合;OPPO同样推出了多种基于AI的功能。这些国产品牌的技术创新和迅速上市,对苹果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到2025年上半年,苹果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增速仅为3%,而在中国市场,iPhone的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同样呈下滑趋势。消费者对苹果的忠诚度在逐渐降低,尤其在面临华为、小米等品牌的强大竞争时,苹果更需加快步伐,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吸引回流的消费者。

在这场技术竞争中,苹果不仅需要依靠其品牌和生态系统的优势,还需及时将新技术推向市场,尤其是在AI领域。消费者对苹果依然存有期待,但若其持续的延期让人失望,随之而来的将是品牌形象的损伤与市场份额的减少。

从2024年WWDC的惊艳亮相,到的“年底再约”,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国的跳票之路令消费者感到无奈。待到年底,果粉们希望看到的将是Apple Intelligence的能够真实落地,而非只是在发布会上的空谈或短暂的“coming soon”。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苹果若继续滞后于市场,将面临更大的用户流失风险。

随着国内厂商对AI技术的积极运用和快速反应,苹果亟需缩短国行AI版落地的时间。而对于期待新功能的消费者他们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期望苹果能在规范与技术之间找到平衡,早日推出切合中国市场的AI服务。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