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会聚焦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来源: 小世评选

今日(9日),国务院召开了一场关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巩固和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相关工作。

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就当前的热点议题——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进行了详尽解读和讨论。明确提出将在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同时,加速实现绿色转型,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行动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工业的全要素智能化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未来将重点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增强技术供给,以支持“智能产业化”的推进;另一方面,通过赋能应用,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的进程,确保人工智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支持。

具体措施上,张云明提到,加快技术攻关,尤其是在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及软硬件适配等关键技术领域,致力于建设高质量的数据集,为产业智能化筑牢基础。同时,推进智能体的研发和部署,发展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提升整体产业智能化水平。

为确保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制定“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重要环节及关键领域的智能化转型任务,并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从而便于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有据可循,降低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部门将着重培养一批赋能应用服务商,提供包括模型调优、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等在内的“一站式工具箱”,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智能化转型。在此基础上,将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活动,以强化供需之间的精准对接。

在谈及人工智能对制造业蓝领岗位的影响时,张云明指出,虽然在推广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部分重复性和危险性岗位可能被替代,但此举也将显著提高劳动效率、安全水平,并创造出大量新岗位与新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合作,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创造就业和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潜力,通过职业和教育等手段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会议还聚焦了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汽车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迅速增至2024年的1300万辆,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当前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端制程车用芯片的不足及行业内的非理性竞争问题,这些都需要未来政策的明确和技术的突破来加以应对。

在绿色发展的方面,辛国斌提到,我国在推动工业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新能源产业链已成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体系。同时,绿色制造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的数量逐年递增,绿色低碳产业如锂电池、光伏、风电等领域已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致力于提升绿色技术实力,广泛应用先进的绿色技术装备,实施绿色工厂的提质扩面计划,推动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强化政策的绿色导向,提高绿色金融及标准的供给能力,确保产业能够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进而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的明确表态和详细计划,不仅将为我国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智慧与示范。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