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分析报告,未来几年显示器产业的发展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而言,中国大陆的显示器产能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以4.0%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提升,成为全球显示器生产的重要支柱。相对而言,其他地区的显示器产能则普遍呈现下降趋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中国大陆的显示器产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得益于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无论是在液晶显示器(LCD)还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上,中国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效率。据Counterpoint的报告,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28年,伴随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和技术升级,中国大陆的显示器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
具体来看,报告指出到2028年,中国大陆在全球显示器市场的份额将有所提升,这一变化不仅仅反映了生产能力的增长,也代表了行业对高端显示器技术的逐步掌握。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于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显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中国大陆的显示器生产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对而言,其他主要显示器生产地区则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下降。韩国的显示器产能预计将从2023年的9%下降至2028年的8%,复合年增长率为0.6%。作为传统的显示屏制造强国,韩国的产能萎缩部分归因于市场逐渐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中国大陆和其他新兴市场制造商的崛起,进一步压缩了韩国企业的市场空间。
中国台湾的显示器产业也并不乐观,预期产能将下降2.3%,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9%降至2028年的16%。这一趋势说明,台湾地区在高竞争环境下向更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的努力面临挑战,市场份额逐渐被大陆企业侵蚀。尤其在LCD和OLED技术上,随着大陆厂商的快速进步,台湾显示器厂商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影响力正在减弱。
日本显示器市场的前景更加严峻,分析预期其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4%下降至2028年的1%,年复合增长率为-21.3%。日本的显示器制造商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国际竞争加剧,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面临着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持生存的现实挑战。
在细分市场方面,液晶移动设备和IT设备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在14%左右。OLED移动设备和IT设备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随着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OLED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主流。这一现象表明,消费者对于更高质量显示技术的偏好正在推动技术演变和产品开发。
尽管全球显示器市场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中国大陆的增长潜力显而易见。未来的显示器产业将更加关注智能化、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等方向的发展,这不仅是行业趋势也是全球制造商所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显示器市场的持续发展,中国大陆将通过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必须重新思考其战略定位与竞争方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针对新兴技术趋势的及时把握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将是未来产业变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