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进智能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场景的优势。

《意见》明确,要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齐头并进。国家将重点推动6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升、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条件探索相应的发展模式。

在科学技术领域,《意见》强调要加速科学发现的进程,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科学研究相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将鼓励探索人机共生的新研究模式,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对社会伦理和人类行为的影响,促进智能化研究的新发展。

对于产业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智能原生技术和新业态的培育,加速工业智能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转型。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智能企业和,以实现全面的产业智能化。

在消费提升方面,《意见》提出要拓展服务消费的新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消费的内容,推动生活服务和体验消费向更高层次发展。将推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通过提升智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

民生福祉将是《意见》实施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力求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例如,推广智能教育助手,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健康管理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诊断和健康监护中的使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效率。

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机共同体的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多元共治的新格局,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

全球合作也是《意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要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共享,构建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支持,促使各国能在智能化发展中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发展成果。

为了保障这些行动的有效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加强基础支撑能力的4大措施,包括提高人工智能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优化应用环境和政策法规保障。同时,强调要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应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

《意见》中还提到,未来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多个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预计届时新一代智能产品的应用普及率将超过70%,智能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到2035年,我国有望全面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为确保《意见》的落实,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鼓励各地推广优秀经验,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以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意见》的发布,不仅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与支持,更为构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经济与社会奠定了基础。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我国将加速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社会的全面智能化与现代化进程。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