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内,最新装备的一套“AI视觉质量检测系统”正在全线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覆盖了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总装、焊装、涂装以及淋雨等360多个工位,实时监测车辆组装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台新车在30秒内顺利完成下线。车间负责人指出:“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全车1万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型号和角度,这不但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交付时能够获得更可靠的汽车。”
重庆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
重庆市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今年1月至7月,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08.4亿元,同比增长13.2%。这归功于各类企业的协同创新,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促使制造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在重庆的一家科技企业广域铭岛的协助下,智能体与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已经成为现实。广域铭岛推出的“Geega工业AI应用 + 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通过多个AI智能体的协同作业,覆盖了生产的全流程,让“数字员工”在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广域铭岛的总经理赵银花提到,数字员工的引入使得排产流程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每月节省的时间实际上能让工程师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工作中去。
这些智能体,如排产智能体、仓储智能体和生产智能体,通过实时数据随时调整生产计划,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生成应急方案。这种高度自主的智能协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
中科摇橹船的光+AI技术
中科摇橹船则专注于制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积极探索“光+AI”技术,致力于推动智能感知产品的应用。该公司与赛力斯如此紧密合作,已成功构建了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全链条的AI视觉质检系统,其“汽车AI视觉质检全流程解决方案”涉及七大核心领域,涵盖了数百个检测工位,能够在短短30秒内完成整车上万个零部件的质量检测。
中科摇橹船的创始人郑道勤表示,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对于提高汽车制造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3D涂胶质量在线检测系统,作为全国首台这一领域的在线检测装备,已经成为国家级高价值专利转化项目,标志着国内智能制造技术的重大进步。
汽车间隙面差测量系统则融合了3D、AI与智能视觉技术,为车身关键部件如车灯、引擎盖等之间的间隙及表面差异提供了精准的测量和控制,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的制造质量。
制造业的未来与展望
在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科摇橹船还将展示一系列前沿的智能设备,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革新。该公司不仅在视觉检测上不断突破,更在智能决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力求让机器不仅能“看见”,更能“理解”和“判断”。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员会承认,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制造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本地企业如长安汽车的“天枢大模型”、中科摇橹船的“光+AI”智能感知装备等,均已成为标志性项目,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重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迈进的重要引擎。
未来,重庆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进一步加速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过程,确保在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融合,重庆有望形成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为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