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研搜索引擎计划浮出水面,Siri或迎重大转型

来源: 小世评选

编辑:倾倾 定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公司一直在科技界扮演着领军角色。乔布斯在瑞典Lund大学的一次活动中曾展望未来,提到一种智能科技将成为「智力能源」,并指出个人电脑能够帮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知识。想象一下,用户可能直接通过设备咨询智者,就像询问亚里士多德那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一设想变得愈发接近现实,但的苹果似乎未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反而在智能语音助手Siri的发展上滞后了。

Siri自2011年推出以来,曾为苹果增添了不少荣耀。时至今日,这一智能助手却频频遭到用户吐槽,落后于竞争对手产品。如同一位网友所言:“Siri怎么这么笨?”的Siri似乎仍停留在基本功能,如设定闹钟和查询天气等,而面对新时代的AI助手,其表现显得尤为乏力。其他竞争对手如Meta和谷歌等已在智能助手和语言模型领域取得巨大进展,持续吸引用户的关注与信任。

苹果在语音助手领域的守旧策略,使得其无法同先进技术接轨。一直以来,苹果坚持在设备端处理语音数据,而不将其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这种限制使得工程师在开发过程中受到诸多制约,无法与更灵活且开放的AI模型相比。虽然苹果曾推出过代号为「Ajax」的Apple GPT聊天机器人,但由于市场反馈不佳,该产品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苹果在2025年初悄然成立了名为AKI(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的新团队,旨在打造全新的回答引擎。该团队由Siri前负责人Robby Walker领导,肩负着理解用户问题、整合信息并生成直接回答的重任。与依赖外部的模式不同,AKI计划在底层进行重构,重新定义苹果式的搜索体验。这一项目不仅将服务于Siri,更可能扩展到其他苹果产品,如Safari和Spotlight等。

苹果自研搜索引擎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近年来,苹果从谷歌获得的年收入高达200亿美元,随着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改革,苹果在这一协议上的未来不再明朗。苹果选择构建自己的搜索引擎,也许是一场无奈的自救。正如Tim Cook所言:“这是属于我们的机会,Apple必须做这件事。”这表明,苹果对于未来的想法已经渗透到了决策层的每一个角落。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场转型的过程中,苹果的一些核心工程团队已出现人员流失现象。特别是Foundation Models团队,多名成员相继被Meta高薪挖走,导致苹果在技术储备上面临短板。尽管苹果期望借助AKI团队能重振Siri的发展,现实却是其内部对是否自研搜索的观点尚存在分歧,策略缺乏统一性。

调研表明,用户对Apple Intelligence的介绍反馈同样呈现两极化现象。虽然大部分人在日常使用中并未体验到其便捷性,但仍有部分用户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该服务在文本改写和摘要等业务上还算不错,这反映出苹果在用户体验与服务功能布局上的不足。而这一切也恰恰说明,Apple Intelligence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止于技术本身,如何将其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当中,同样至关重要。

扎克伯格的Meta正在全力推进其超智能设备的研发,这不仅意味着苹果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压力在增加,也意味着用户偏好的变化。Meta的战略重点在于通过高额薪酬吸引顶尖人才,尤其是在智能助手和增强现实领域,试图重新定义个人设备的形态。而苹果迟迟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应,这严重影响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围绕搜索引擎与智能助手的角力愈演愈烈。苹果若想重塑Siri,恢复过去的辉煌,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同时重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反馈。只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真正的蜕变。尽管AKI的成立为苹果带来了新希望,但未来的道路仍需要苹果做出更加果敢的决策和明智的战略规划。毕竟,掌握信息的核心,才是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制胜关键。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