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积极探索AI驱动的“六维品质课堂”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来源: 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契机。长沙市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区域,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为了探讨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代表参与了在北京召开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并在会上对长沙市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分享。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军山在大会上以“‘六维’品质课堂:AI驱动下教学样态的重构”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当地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方法的转变。长沙市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推动AI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实现规模化的因材施教,重塑教育课堂的品质和形式。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对于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的主动应变、技术的不断演进带来的融合难题等。黄军山特别指出,AI赋能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主体性、融合性、便捷性、伦理性和公平性”这五项基本原则,以确保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能真正服务于师生,提高教育质量。

黄军山的报告中展示了长沙市中小学在实现人机协同教学方面的五种实践路径,包括学习目标的契合化、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具身化、思维发展的品质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智能化。这些路径不仅为AI应用提供了方向,也构建起了“六维品质课堂”的标准,确立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共性要求。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积极推进以智慧教育为导向的教研活动,联合各大中小学、教育科技企业共同研发分学段、分学科的《“六维品质课堂”教学指南》。同时,长沙还建立了“智慧研训”,推出循证式教研、改进式教研等多种范式,以及“课例研修六步流程”等教研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研修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市连续三年举办“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并举行了“长株潭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成果展示活动,展现了大量智慧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也增强了他们对智慧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黄军山强调,“课堂是场域,教学是根本,AI是工具,品质是目标。”这简要地了长沙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整体思路。教科院将继续在教育领域深化研究与实践,使得AI驱动下的“六维”品质课堂在教与学的全面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技术的深度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教、学,到评估、管理、研究和测评,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长沙市的积极探索不仅为自身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还为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长沙市将继续引领教育创新与转型的浪潮,通过智慧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