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赋能数字创意产业

来源: 小世评选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数字创意产业,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职业,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这个新兴职业不仅在技术层面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更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为数字内容的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在短视频上,我们常常欣赏到文物复活、历史瞬间被赋予生活的精彩内容。背后,正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的辛勤付出。他们利用AI技术,根据创作者的提示词生成动态图像、音频乃至视频,让观众沉浸在充满创意和生命力的数字世界中。作为新职业的代表之一,吴瑕(Jade Wu)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吴瑕的创作过程前所未有地依赖于AI技术。她和她的团队利用深层次的多模态AI核心技术与虚幻引擎,努力将每一个创意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最近,她与团队参与了一个AI主题晚会的制作,面临着两个极具挑战的任务:其一是创作一段MV,由一个虚拟的AI艺人演唱;其二是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晚会的十几个节目串联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吴瑕亲身体验了生成式AI如何根据不同的提示词生成不同的效果,她的精准描述帮助AI更好地理解情感,从而在作品中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表达。

与传统的3D动画制作相比,生成式AI动画制作员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以往制作30秒的动画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但借助AI技术,制作时间缩短至几天。这种高效的创作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使得创造者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本身。吴瑕表示:“AI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全新的增量市场,也为优秀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通过简单的提示词,创作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快速转化为可视化的数字作品。吴瑕回忆起自己第一次通过AI生成广告视频的惊喜,表示结合AI与现实的表现几乎无缝连接。

2023年,吴瑕首次接触AI绘图工具,短短一年后,她已经参与到多个领域的创作中,从电影短片到游戏宣传,再到晚会节目,无所不包。特别是在“博物馆奇妙夜”节目的制作中,吴瑕利用AI技术让静态文物与观众产生互动,突破了传统节目的形式限制。

在吴瑕的工作室中,几名年轻创作者正在集思广益,为即将到来的AI音乐短片构思创意。大学生吴彦哲指出,AI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歌曲生成与后期制作,这给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AI技术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许多人已开始学习相关技能以迎接这个变革。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的正式注册为新职业,这一行业也在不断吸引更多追求创意的年轻人。根据《中国AIGC应用全景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在多种创新技术的推动下,生成式AI将覆盖如数据分析、游戏研发、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成为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

借助AIGC技术,不仅传统工作得到了简化与优化,整个行业也朝着更高效、更创意的方向迈进。张勐,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的AIGC实验室负责人,表示,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不仅促进了职业规范化,也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不仅是新行业的创作者,更是数字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推动者。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AI赋能的数字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