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涌向AI领域,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来源: 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5年上半年,AI初创企业吸引了全球超过50%的风险投资,这一现象预示着AI行业的投资热潮正在持续升温。

几年前,国内互联网巨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纷纷缩减了投资规模。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百度等国内科技巨头再次加大了对AI领域的投资力度。以阿里云为例,其战投部门已公开投资三起,主要集中在AI相关项目上。同时,联想创投、海尔资本等大型资本机构及地方产业基金也显示出对AI的浓厚兴趣。数据显示,自2024年开始,各大地方产业基金在AI领域的投资热情急剧上升。

根据IT桔子的统计,自2022年以来,AI领域的投资事件占全球总投资事件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22年的13.1%增长到2024年的32%。在这一轮投资潮中,谷歌等海外科技巨头也不甘落后,自2014年起其在AI领域的投资案例已达271起,占其总投资的17.1%。投资者的布局已从传统的单一环节延伸到整个AI产业链,无论是上游基础设施,中游与服务,还是下游应用,各方力量在这一战场上争相角逐。

虽说AI行业已经拥挤不堪,数据显示国内已有超过190万家AI相关企业,自2024年起更是新增超50万家。资本市场的关注点逐渐向成熟企业倾斜,尤其是那些有规模的AI初创公司。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AI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为500个,尽管同比下滑了16%,但融资金额仍高达663.16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了智谱AI、百川智能等头部企业。

对于投资者AI领域的吸引力主要源于其高回报潜力。例如,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的“清智资本”在过去两年间的投资回报率高达业界平均的三倍。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对于投资阶段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现阶段的投资更倾向于中后期的成熟企业,而不是早期的种子轮和天使轮投资。统计显示,腾讯在AI领域的B轮及后续战略投资显著增加,A轮和天使轮投资的比例则逐年下降。

在应用层面,AI投资虽然覆盖全产业链,但应用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数据显示,投资者在APPS层的投资额达到46亿美元,比上一年的6亿美元增长了8倍。这充分表明,应用落地已经成为AI行业生死攸关的一环,投资者纷纷关注AI技术在商业市场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

对于投资的钟情与地方性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不少地方基金更倾向于投资本地企业。在AI投资领域,北京的表现尤为突出,其AI融资占比近四成,远贬于广东和上海。地方基金对本地企业的青睐可能导致“候鸟性企业”现象的出现,吸引了更多技术型公司进入。

尽管现今的AI投资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其背后潜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方面,AI赛道虽然热度不减,但技术上的迭代速度远超市场的适应能力。行业内大量资本的集中投入可能导致底层创新动能的流失,部分核心行业的发展反而受到抑制,而对传统行业的投资则逐渐减少疲软。

例如,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石油上游投资有望下降至4200亿美元,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指出,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规模也显著下降,包括农业和水资源在内的投资项目数量也显得寥寥无几。这都表明,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投资生态也亟需平衡和圈定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各大科技企业加快布局AI产业,其背后的生态投资也在逐步形成。企业不仅仅是追求财务盈利,更是在致力于整个技术生态的完善。AI行业的技术能力、应用落地以及持续的资金支持已成为企业存续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整体而言,当前的AI投资热潮已经不仅仅是资本的博弈,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生态。未来如何在促进创新与资本回报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