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股市承压的背景下,A股市场却显得活力四射,尤其是科技股表现强劲。尽管美国科技股在8月20日遭遇了近四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但A股某些科技公司却逆势而上,股价如春笋般破千元。根据新浪基金的报道,某科技公司的股价成功突破千元大关,成为A股市场的第二只“千元股”,仅次于著名的茅台,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高达22亿元,成为吸金榜上的佼佼者,期间甚至触及20%涨停,最终收盘依然上涨超过1%,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一背景下,多个科技股如乐鑫科技、航天宏图等也随之出现了上涨趋势,分别上涨超过9%。以国产产业链为投资重点的热门ETF也表现不俗,场内价格最高一度上探,续涨的势头强劲,成功实现日线连阳。自本轮低点以来(8月8日),标的指数的累计涨幅甚至超越了科技创新板和科创芯片的涨幅,突显了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
科技股为何持续强劲?
投资机构天风证券指出,在历史单边上涨行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启动、早期调整的主线往往能够引领新的涨幅。因此,经历了数月的调整与慢慢抬头的过程后,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成熟,筹码沉淀达到预期低位,且长期逻辑依旧存在。随着资本开支不断指引着算力周期的演绎,科技股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中信证券也表示,2023年下半年依然是科技投资的核心主线,随着模型技术持续演进,特别是国产企业在生态构建中所展现出的积极实践,正在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广泛生产力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涉及科技公司,还深度融合了制造业、金融和医疗等多领域,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层在陆家嘴论坛中提出,科创板将重点支持前沿科技企业,而中信证券认为,科创板“1+”政策与金融支持的持续推进,为产业链的情绪修复带来了机遇,自今年以来的滞涨局面正有望转变。
市场新动态:端侧应用崛起
在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芯片技术的更新迭代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招商证券的分析,国内部分客户在未来芯片购买中的选择仍需谨慎,因此建议长期关注华为昇腾和海光信息等公司,预计这些企业在芯片技术创新方面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中信建投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端侧应用正逐步崛起。在科技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国芯片厂商的技术升级也在加速,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当前,科技行业的重点是确保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发展,尤其是在端侧应用创新方面,应把握住未来的战略机遇。
国泰君安则表示,具身智能与融合的兴起将催生万亿级的市场,预计2023年将会成为端侧硬件换机元年。随着技术迭代的加速,企业可以通过合规框架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确保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重大展会与发展趋势
展望下半年,科技领域将迎来一系列重要的展会和发布会,包括苹果的秋季发布会、全国产业发展大会以及中国国际会暨算力算法峰会等,这些活动将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赛迪顾问的分析,自2017年至2023年,我国核心产业的规模已从180亿元跃升至10000亿元,并预计在未来10年将继续保持显著增长趋势,逐步在全球中占据重要地位。到2033年,我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2025年预计增至1729亿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关税政策的阶段性落地,产业链的情绪修复也在加速,强劲的需求与技术迭代将继续推动科技股的上升趋势。云端需求的持续增长加上终端应用的加速落地,预计将使得中国厂商在后续产业发展中切实受益。
尽管国际市场面临压力,但A股科技板块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随着行业趋势的演变和关键技术的掌握,科技股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投资者在关注科技股时,需注意把握产业链的重要节点以及公司的实际表现,为未来的投资布局做好充分准备。在这一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趋势的敏锐捕捉和合理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