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体与大模型技术崭露头角

来源: 小世评选

在2025年的一个七月周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期举行,吸引了超过800家企业的参与。这场汇聚全球AI精英的盛会呈现出一幅浩瀚的科技蓝图,机器人宇树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与格斗,吸引了无数媒体的眼球,智能眼镜展台前人头攒动,各种新技术交相辉映。同时,会议安排了100多场论坛,其中以“智能体”作为高频关键词的讨论热烈吸引了与会者的注意,行业内的从业者们在此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经验,深入探讨智能体与大模型之间的紧密联系及未来发展之路。

“能思考、会行动”是本届大会对AI的核心定义。无论是在虚拟应用还是具身硬件的场景中,这种以实用性为目标的智能化现象逐渐成为现实。大会期间,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大型科技公司、智能硬件及垂直细分领域的高层,通过他们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在这场技术的视觉盛宴中,智能体与大模型的结合成了焦点,展现出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性。

智能体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随着大模型基础能力的迅速成熟,智能体开始成为行业标配。但需要指出的是,智能体与大模型之间并非简单的优劣关系。前者作为一种具体应用形态,后者则是支撑技术的底层架构。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强调,智能体并不是对大模型的简单放大或缩小,它是将大模型的技术落地于具体行业的一个重要表示。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智能体展现出良好的价值创造能力,成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得力助手。

智能体展现出自动思考、决策及环境感知的能力,不仅增添了行业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层面,也让AI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正如金山办公的助理总裁田然所言,AI与软件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仅依赖API的简单对接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依赖智能软件的进阶,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享受与AI的交互体验,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不断扩展。

具身智能的发展潜力

具身智能作为当今AI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正在重新定义传统机器人的产业逻辑。商汤科技的董事长徐立指出,未来的AI将成为具备理解和交互能力的生产力工具。借助大模型的应用,机器人从早期的预编程机械臂演变为能够自主做决策的智能体。随着超15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2025 WAIC,与会者对它们的落地应用与最新演进能力表现出极大关注。

决策不仅是具身智能的关键,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作为这一智能体的“大脑”,在丰富的多模态学习中为机器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提供了支撑。梅卡曼德创始人邵天兰的看法也表明,下一阶段的智能体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取数据,更要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实现人与机器的高效协作。

未来的智能眼镜与具身智能的结合

除了具身智能,智能眼镜同样在本次大会上引发了热议。XREAL联合创始人吴克艰表示,眼镜作为便携的智能终端,有着极大的潜力与智能机器人结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具身智能可以填补眼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只要将二者联网,就能将丰富的数据与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这一趋势不仅可以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更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商业应用场景。

通过对2025 WAIC的回顾及多方观点的交锋,可以看到,智能体与大模型互为支撑,形成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全新生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和智能眼镜等产品将更加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AI将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助力我们走向更加智能、高效的社会。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