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苹果公司的Siri语音助手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风暴。随着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Apple Intelligence 的计划似乎摇摆不定,反映出苹果在AI技术上的艰难探索。
事情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今年3月,彭博社的记者马克·古尔曼揭露了苹果在升级Siri方面的巨大挑战。这一消息曝光后,苹果不得不承认其“更聪明的Siri”的发布时间延迟是“丑陋且令人尴尬”的。随之而来的,是苹果AI团队的重组和动荡。高级副总裁约翰·詹南德雷亚被边缘化,迈克·洛克威尔接管了Siri团队,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试图通过引入Vision Pro项目团队成员来提升Siri的能力和用户体验。想要彻底翻新一个已经临近失败的产品,显然并不容易。
根据最新消息,苹果可能正在考虑放弃其自主研发的AI模型,而转向与Anthropic和OpenAI的合作,以支持新版Siri的开发。这一转变反映出苹果在AI领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迅速提升Siri的智能性显得尤为紧迫。苹果希望能够对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的Claude进行定制,以便在其私有云计算服务器上运行,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知情人士表示,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苹果软件工程总监克雷格·费德里吉和Siri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正在倾向于与外部技术提供商合作的决策。虽然这和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强调的“自主可控”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在面对现实挑战时,寻求第三方支持似乎是一个较为务实的选择。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一直试图通过“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的理念来构建其AI生态,意图将隐私保护与功能复杂性结合起来。自家开发的AI模型,如Apple Foundation Models、AppleOn-Device和AppleServer表现不佳,未能达到公司的期望。这一现状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Android阵营,各大厂商的AI进展迅猛,让苹果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愈加感到压力。
很显然,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并不乐观。根据第三方测试,AppleOn-Device的性能与阿里的Qwen-2.5-3B几乎势均力敌,却远逊于谷歌的Gemma-3-4B。AppleServer的表现也未能令人满意,甚至低于Meta的Llama 4 Scout和OpenAI的GPT-4o等竞争产品。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出苹果在AI技术上的短板,更预示着如果继续依赖Apple Foundation Models,Siri将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苹果一度寄予厚望的Apple Intelligence,现在却已成为其未来发展的绊脚石。早在WWDC24期间,苹果就将支持AI功能的新版Siri作为重要项目进行宣传,然而用户体验并未能达到预期,反而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面对这样的窘境,若苹果真的固守Apple Foundation Models,会导致与其他品牌的AI产品产生巨大的差距,用户体验的落差更加明显。尽管苹果在AI市场中的份额仍然存在,但如果该公司不能迅速提升Siri的智能水平,未来将可能失去对主流消费者的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虽然部分用户对AI手机的溢价表现出犹豫态度,但主流用户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期待的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实用性与便捷性的智能助手。如果苹果希望在短期内弥补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与OpenAI和Anthropic的合作将是其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正因如此,苹果公司选择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提升Siri的能力,不仅是对自身研发能力的一次反思,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这一选择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是否能得到用户的认可,仍需时间来验证。对于苹果能否在AI的潮流中逆风翻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并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