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8时,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双用船“新红专”轮在海口的新海港隆重抵达。这艘船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在航海科技和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即将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巡展揭开了序幕。此次巡展由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展示我国航海文化以及智能航舶技术的进步,激发公众对航海事业的热情。
2019年,中国首次设立航海日,以弘扬国家的海洋精神和航海文化。今年正值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而“新红专”轮的巡展也正是为这一纪念日献上的一份特别礼物。自6月16日从大连出发后,“新红专”轮将携带丰富的航海科技成果在海南省的多个港口进行巡展,展示中国在船舶建造和航海教育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根据计划,“新红专”轮将在海口新海港进行为期两天的展示,随后将前往儋州的洋浦港和琼海的龙湾港,期间安排丰富的活动和展览,以便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航海的魅力和技术的变革。
“新红专”轮的设计与建设集中了国内最先进的航海科技,其长达69.8米,设计吃水深度为3.5米,航速可达到18节,排水量达到1480吨。它是由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研发的,预计将于2024年7月正式交付使用。这艘船在自主航行、船岸协同、海上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和虚实融合的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使中国的智能船舶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新红专”轮不仅是船舶技术应用与综合试验的高端,也为智能航运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全球航运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船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新红专”则为探索航海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这为我国未来的航海教育和科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培养一批能够引领行业前沿的发展人才。
在巡展期间,参观者将有机会亲身登上“新红专”轮,近距离体验智能船舶的独特魅力。展区将详细介绍船舶的各项先进智能系统和创新技术,并设有专家讲座,深入探讨我国造船技艺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此次巡展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海上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世界的重要通道,在这一文化背景下,航海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表现,更是文化交融、知识传播的载体。通过“新红专”轮的展示,公众将领略到海上丝路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对海洋的认知与热爱。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未来的船舶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将成为智慧海洋的使者,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的梦想。“新红专”轮的巡展不仅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交流,更是对国家航海事业发展未来的展望。
作为新一代智能船舶的代表,“新红专”轮的成功推广和应用,必将推动我国航海教育、科研和产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此次巡展,期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航海事业,推动创新与发展,为中国的航海文化续写新的篇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也将持续关注“新红专”轮的巡展活动,并及时报道其在各个港口的活动盛况。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了解航海的精彩,感受科技带来的魅力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