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举办“海洋+AI”对接会 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

来源: 小世评选

2023年4月27日下午,青岛市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蔚蓝 场景驱动未来”的“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此次大会汇聚了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高校院所、山东省海洋局、青岛市各相关部门及多家头部企业,包括华为、移动、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共计81家供需单位,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助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开幕致辞中,青岛市副秘书长管洪涛强调,青岛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产业初具规模,涵盖丰富的海洋数据、完善的算力设施及蓬勃的科研创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青岛创造了多样的发展模式,加大了全球企业的开拓空间,并提供了丰富的商机。他表示,蓝海市场不仅开放了新机遇,也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了,促进了人工智能在海洋领域的创新应用。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在会议上展示了青岛海洋经济的潜能与发展动能。他指出,青岛在政策支持、数据收集、算力建设、模型研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积极布局,努力打造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会上,他发布了海洋渔业、海水淡化等四个方向的人工智能需求清单和需求图谱,以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崂山区副区长万钊则在推介会上热情邀请全球企业关注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这一区域是国家级的现代海洋特色产业聚集地,已经吸引了30余家海洋AI企业和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了10亿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基金,提供了全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他指出,崂山正凭借“产城融合”的独特模式,快速崛起,成为AI技术的制高点和享受海洋生态的理想创业热土。

会议中,各参与单位进行了大模型产品和需求的集中推介,其中包括山东移动、山东港口等7家供给企业,北海造船、青岛中远海运等6家海洋业务头部企业,展示了各自在海洋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及应用案例。这些前沿技术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海洋经济中的应用潜力,还有助于加强跨行业的协作与合作。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在会议上展示了其系列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突显出本土科研单位在推进海洋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强大实力。海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和超大型港口行业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四个海洋人工智能协议在会议期间成功签约。这不仅标志着青岛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也为当地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会议的,围绕现代渔业、海上新能源、海洋装备等产业,主办方组织了闭门座谈会。会议特邀了国实科技集团、华控智加、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重点供需企业,以及移动、华为等要素支撑单位,共同探讨了在场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合作机会,并交流了彼此的合作意向。

青岛“海洋+AI”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启了未来更多可能性的探索。随着海洋大模型技术的不断革新,青岛有望成为全球海洋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之一,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未来建立崭新的局面。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