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闼机器人深圳公司“迁址运营”的传闻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行业,此消息的出现带来了不少疑惑:达闼机器人是否真的遇到了资金困境?这些困境又将如何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
在最近举行的达闼机器人与国华集团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达闼机器人CEO黄晓庆对此进行了首次公开的澄清。他表示,确实存在资金压力,而与国华集团的合作就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黄晓庆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保障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并希望员工能够给予耐心和理解。他指出:“要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包括我们的员工,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出问题,他们可以等一下……我们必须要发展和生存。我意识到,在我过去的经历中,有时我可能忽视了生存的重要性。”
达闼机器人在技术研发上已经投入多年,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此次与国华集团的合作,将使达闼不仅能够缓解资金压力,还将利用国华丰富的香港资源,帮助其连接到国际市场。根据协议,国华集团持有51%的股份,而达闼占有49%。两家公司计划在香港科技园设立港仔机器人总部,并成立专门的研究院,聚焦人形机器人在物业、养老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在发布会上,黄晓庆详细介绍了未来的规划。他表示,双方将以“模型即服务”(MaaS)和“机器人即服务”(RaaS)作为主要的运营体系,而后续也会与国内产业链合作,建立终端制造生产线。目前,已经在天津建立了合资运营的生产线,还有其他地方的洽谈也在进行中。这些举措旨在逐步提升产能,推动人形机器人的盈利性与商业化落地。
在谈到达闼机器人面临的挑战时,黄晓庆坦言,“融资变得愈发困难,资本退潮的形势也让我们的处境更加严峻。”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与美国在创投环境上的差异对达闼机器人尤其明显。他指出:“美国的投资环境更注重对创新企业的长期培育,而部分国内的投资者往往更关注短期回报,这种差异在我们与竞争对手的融资以及业务发展上造成了很大困扰。”
尽管面对短期困境,黄晓庆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尽管当前有诸多挑战,但其市场潜力依然巨大。“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还强调,融资、裁员等挑战仅是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在谈及如何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时,黄晓庆特别提到了“云端大脑 + 公版机”的标准化战略。这一理念源于安卓开放模式,旨在借助最新的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连接不同的硬件及应用,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面对有关业内“独角兽融资困境”的问询,黄晓庆明确表示,这不仅是市场短期的波动,背后更反映了行业变革期间的投资战略调整。
他将当前的人形机器人事业与2007年的智能手机产业变革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但也潜藏着巨大的机遇。“与2007年智能手机产业一样,今天的人形机器人行业也同样处在变革中。未来的商业化道路虽充满荆棘,但也是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黄晓庆强调,未来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架构将不仅仅服务于机器人产业,也将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他对未来的展望相当谨慎而坚定,预测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将远超目前的手机产业。“我相信,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将是一个范围难以想象的庞大市场,且其影响力将超过传统手机市场的几何倍数。”
在达闼机器人正在经历的艰难时刻,黄晓庆透过战略调整与合资合作的形式,为公司储备了转机的可能性。尽管未来的道路依然坂道崎岖,黄晓庆展现出的毅力和对行业未来的信心,将为达闼机器人迎来新的架构与机遇,实现其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