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露电商防蓝光手机膜虚假宣传:仅4款产品效果合格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央视新闻对电商上销售的防蓝光手机膜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许多商家的宣传并未达到实际效果,令人震惊的是,仅有四款产品通过了效果测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护眼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防蓝光手机膜应运而生,然而在消费热潮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陷阱。

在此次调查中,记者从不同电商购买了九款号称能够“防蓝光”的手机膜,价格跨度从9.8元到140元不等。经过测试,结果显示这九款产品的蓝光阻隔率竟然只有4款的效果在0.1%到16.4%之间,而市场普遍认可的标准是,防蓝光膜的短波蓝光阻隔率必须超过20%才能被视为合格产品。

关于部分商家宣称其防蓝光手机膜能达到99%甚至100%效果的说法,专家们对此表示显著的质疑。他们指出,这种夸大宣传的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可能造成视力保护不力的后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蓝光手机膜的研发不仅是厂家单独进行的,往往还需要与科研机构或相关卫生单位进行合作。目前市场上并未建立起严格的行业标准,导致一些商家在宣传时故意模糊产品属性,以次充好,污染了市场环境。

调查中发现,真正具有有效防护功能的手机膜,通常采用了微粒涂层工艺,这种工艺水平对膜的蓝光阻隔效果至关重要。消费者在选购防蓝光手机膜时,可以通过使用紫光灯照射膜面,如果膜能显现蓝光,则说明其含有有效的防蓝光涂层或微粒,这是一种简单的判断产品真伪的方法。

为了帮助消费者规避购买风险,专家建议在选购防蓝光手机膜时应关注以下几点:是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其次关注产品的具体检测报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认证。消费者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对那些过于夸大的宣传要保持警惕,避免受到虚假广告的影响。更多的科技企业在这个领域应努力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社会对视力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关于防蓝光产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将逐步建立,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行业透明度都将大有裨益。

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在选择防蓝光手机膜时最好选择有较好口碑的品牌,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购买低劣产品。积极参与有关防蓝光产品的讨论,推动及相关机构对市场的监管,也对净化市场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电商市场上防蓝光手机膜的宣传乱象需要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只有建立起透明、有效的市场机制,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视力健康。在选择护眼产品时,理性的消费态度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将是保护我们视力的第一道防线。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企业重视产品的技术研发,推出真正有效的防护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视力保护需求。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