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因虚假宣传被调查,移除“现已可用”宣传语

来源: 小世评选

近日,苹果公司因其在宣传中涉嫌虚假宣传而受到美国国家广告审查部门(NAD)的调查。根据TheVerge的报道,苹果在其Apple Intelligence页面中原本标注的“现已可用(Available now)”宣传语已被悄然移除。这一变化源于NAD对苹果将一些尚未完全实现的人工智能功能标注为“现已可用”的不满,认为这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以为这些功能已经随iPhone 16一同发布。

NAD指出,苹果在广告中提到的优先通知、Genmoji表情、Image Playground及ChatGPT等AI功能的表述过于模糊,并未充分传达这些功能实际上还未完全可用。因此,该机构建议苹果应停止或修改这些宣传用语,以避免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的误导。NAD强调,虽然这些功能在技术上已被开发,但它们并未在产品上市初期向消费者提供使用,使用这样的措辞并不恰当。

此次调查还涉及了苹果尚未实装的AI增强版Siri,苹果同样将其标为“现已可用”。苹果对此采取了迅速的回应,随即更新了其宣传材料,并撤下了由演员贝拉·拉姆齐主演的关于“更个性化Siri”的演示视频。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苹果对NAD建议的重视,尽管苹果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并不同意NAD对现状的判断。

苹果首次在2024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介绍其Apple Intelligence项目,承诺将在2025年6月前推出个性化Siri等关键功能。今年3月,该公司却宣布这一项目将延期,可能要等到2026年的iOS 19周期才能见成果。这样的推迟显然对苹果的消费者信心造成了影响,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不满和质疑。

未能兑现的AI功能还使苹果陷入多起集体诉讼之中。最近,加州北区法院接收了一起集体诉讼,原告指控苹果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他们指出,如果在购买iPhone 16系列时了解这些功能并未完全实装,便不会以现有价格进行购买。这起案件反映出消费者对苹果宣传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AI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企业若处理不当将面临法律及市场信任的双重危机。

从大环境来看,苹果此次事件其实并不是孤立的例子。在科技行业,虚假宣传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屡屡出现,尤其在AI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公司都努力向消费者展示他们的新技术和新功能。若这些宣传未能对外提供准确的信息,便会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与法律诉讼的风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对宣传的信任成为了其购买决策的一部分,而一旦信任被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受到深远的影响。

苹果在努力保持其创新实力的同时,也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市场宣传。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细致入微的公共审查,成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和负责任的宣传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科技公司应该增强内部对产品功能落实状态的监控,以确保所宣传的每一项新技术都能如实向消费者呈现。

来看,苹果因虚假宣传被调查并修改宣传语的事件,反映了科技公司在公众面前时刻需严守公信力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消费者意识的提升,企业在宣传中的任何轻率行为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法律诉讼、信任危机等。未来,对于苹果以及其他科技公司如何平衡宣传与实际功能之间的差距,势必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消费者也应保持警惕,仔细甄别产品宣传与实际功能之间的区别,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