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首个“AI创未来”工作室在实验小学成立,开启人工智能教育新篇章

来源: 小世评选

10月31日,德州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了德州首个小学“AI创未来”工作室的成立仪式,标志着德州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吸引了德州市科协、德州市教科院、德州学院的相关领导,以及多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出席,展示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与期待。

“AI创未来”工作室的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智慧与社会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学习。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新兴技术,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在启动仪式上,德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刘刚发表了讲话,他提出,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个孩子感知AI”,希望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活动,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他强调,教育不应仅限于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AI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工作室的顺利运作,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三位专家——夏祥涛、牟健秀、王治强,担任工作室的顾问。他们的加入将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随后,学校还公布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三年发展规划》,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得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系统地接触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此次仪式上,学校还展示了“数字人”项目、AI通识课程以及新启用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普及人工智能知识,不仅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还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探讨,分享了对于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看法与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德城区已被确立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的试点区,目前有8所试点学校参与其中。这些学校通过辐射带动的方式,提升教师的AI素养,并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这一系列措施为德州的人工智能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AI创未来”工作室不仅是学校的教育实验室,更是一个区域教育的示范。市教科院表示,他们将全力支持工作室的发展,尤其是在课程研发和师资方面,为工作室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实现从“校域实践”到“区域示范”的转变。

通过“AI创未来”工作室的努力,德州市实验小学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探索人工智能、激励创新梦想的舞台。未来,德州市将不断推动AI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中,掌握未来发展的核心技能和知识。

AI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将为孩子们的未来绘制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在德州市实验小学的引领下,期待更多的教育机构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