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创智学院于2023年9月,恰逢其成立一周年之际,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创智未来大会(“SII TechFest 2025”)。此次大会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和学者,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了重要。会议上,无问芯穹与上海创智学院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建设框架协议》,共同宣布设立“创智无穹·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旨在整合学术界的前沿科研力量和企业的产业实践优势,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创智无穹·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将开启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之旅,其主要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特别是端侧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计划通过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实现产研协同,努力将前沿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应用,为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需求提供服务。
无问芯穹的联合创始人戴国浩,在本次大会上作为全时导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副教授,介绍了以终端本征智能为核心的最新技术成果。他展示的“端模型+端引擎+端硬件”整合模式,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也是未来智能终端发展的方向。他强调,实验室将致力于解决“能耗、内存、智能”这一不可能三角的问题,从而推动智能终端在能效与智能化方面的重大突破。
联合实验室将遵循“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院企合作:是高水平科研与工程人才的联合培养;其次是高效科研与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设;是产业创新与研发协同体系的共建。在这样的架构下,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形成推进AI技术进步的强大合力。
在合作初期,双方联合团队发布了关于“终端本征智能”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端模型层面推出的Infini-Megrez 2.0大模型,创新性地采用混合专家架构和跨层参数复用技术,以较小的内存开销显著提升智能水平。这一成果的实现不仅具备超越30B模型的智能能力,而且在速度上较同类模型提高了10倍,为构建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 PC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层面,联合实验室还推出了开阳推理引擎Infini-Mizar 2.0,与标杆项目教育一体机联动,目的是为教育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款一体机致力于为教师和学生们带来更为高效的学习体验,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智能化发展。智能终端的突破不是单靠软件就能实现的,硬件层面的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实验室还提出了第二代大模型推理处理器IP——天璇Infini-Merak,实现了对高智能端模型的高能效本地推理。这一处理器的推出,将为FPGA一体机等创新产品带来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推动智能终端的市场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创智无穹·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将持续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深化与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不断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中。通过不断探索,实验室希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注入新的活力。
而言,上海创智学院与无问芯穹携手共建的“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不仅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创新与合作的,更是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落地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标志着我们在探索人工智能边界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势必会引领更多技术变革,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