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加速“人工智能+”行动 智能体应用遍及酒店与创作领域

来源: 小世评选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AI)迅速发展,中国在今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引导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推动国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面貌的全面提升。这一政策背景下,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等多家行业相关企业快步走向前沿,围绕智能体技术不断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

智能体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其核心在于能够通过与人类的交互,实时理解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在酒店行业还是在创作领域,智能体正在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例如,在酒店入住的流程中,AI小助手通过智能在线对话,就能迅速解答顾客的各种住宿相关问题。智能体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直接调动各类智能联网设备与服务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顾客的智能化入住体验。这一场景不仅为顾客带来了便捷,也优化了酒店运营的整体效率。

例如,最近在一些中小型酒店与民宿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智能化服务落地的效果。经过半年的试点运营,已有超过一千家门店和上万间客房开始实际应用这些智能体技术,推动了酒店的智能化转型。这些技术的支撑在于背后强大的AI能力,通过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智能体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服务请求。

中国移动于日前宣布将全面升级其“AI+”行动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总体投入加倍,努力实现智能体用户规模突破2亿。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技术与市场上的前瞻布局,也展示了其对推动各行业AI深度赋能的决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了开源智能体开发和超级智能体,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创作方面,智能体的应用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用户通过与智能体的对话,不必具备复杂的技术知识,就能够制作出精美的个性化网页或创作内容。以一个普通用户为例,在“十一”假期,他通过与智能体进行文字对话,耗时2到3小时,就制作出了一份详尽的旅行攻略。这在过去是需要资深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任务,借助智能体的力量,门槛大幅降低。

工程师黄晓宇指出,智能体的背后并非单一系统,而是多个“子智能体”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调用不同的大模型能力。这种多模态智能体更是突破传统,通过同时处理图片、视频等内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服务。

比如,某位用户希望制作三张猫咪的图片,并利用这些图片生成三个视频,最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在智能体的帮助下,这一系列复杂的任务能够以十分钟的时间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创作的效率与便利性。

这种创新的交互方式,不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还为个人创作者、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无论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创新的常态化,AI技术都有望在未来的创作领域和商业服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对未来,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会不断扩展。酒店、创作领域只是其应用的冰山一角,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认可,“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将引领各行各业进行创新与变革,推动社会整体智能化的发展轨迹。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AI智能体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