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推动工业创新发展

来源: 小世评选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5日至8日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精英,集中展示了前沿科技成果,探讨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旨在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展会现场来看,人工智能的巨大影响力随处。尤其是“具身智能”这一概念,向实体世界转变的重要代表,成为了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在各个展区中,记者亲身体验了多种AI技术如何融合至工业领域,不断重塑未来的工业架构。

与新松“灵巧手”的深度交互

在沈阳新松展位上,记者近距离观察了一款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其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成为展区的明星。整个倒水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技术,精准找到饮水机和水杯的位置,自主设计移动路径,双臂协同完成接水和端送等一系列动作,将水杯平稳地递给了记者。这一过程展示了新松机器人在高精度定位和智能决策上的卓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器人具备±0.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同时,通过具身智能系统,它能够理解自然语言,适应多种工业场景和日常生活需求。研发人员表示,从本体到控制系统再到核心算法,这一系列关键技术都为自主开发,确保了技术的可控性和可升级性。

与腾讯“钛螺丝”的智能对话

在腾讯的展区,搭载了Tairos(钛螺丝)开放的多款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记者尝试与一台人形机器人进行对话,那台机器人不仅能迅速理解问题,还能结合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反馈。腾讯的技术人员介绍,这个相当于为机器人装上了一颗“大脑”,整合了多模态感知、任务规划等众多AI能力,并支持多种机器人形态的应用。该技术目前已成功落地至家电、汽车等多个行业。

现场,腾讯的“小五”人居环境机器人尤为受欢迎,许多孩子围着它,与其互动,体验到了人工智能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与巡检机器狗的科技探险

辽宁双智赋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巡检机器狗,也让记者深感兴趣。在模拟的黑暗巷道中,记者通过手持终端指令,该机器狗迅速作出反应,启动激光雷达和视觉摄像头,完成自我巡检。机器狗不仅能快速扫描并获取现场的三维数据,分析潜在的结构损坏,还能实时回传数据和生成巡检报告,在电量不足时更会自动返回充电桩,确保持续作业。

该机器狗可在-20℃至40℃的极端环境中持续工作,其最大巡检距离超过7公里,特别适用于隧道、城市管廊等危险或受限空间,有效地替代人工,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超级大脑”助力机器人多任务处理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展区,各类型的机器人正独立完成多种工业作业。记者见证了一台类人形双臂机器人在完成精密装配后又转向进行检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项技术得益于该所自主研发的“工业具身智能控制核心”,这一拥有毫秒级的响应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

科研人员表明,该的“超级大脑”可以支持不同构型及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完成多工艺训练和多场景应用。目前,该在半导体、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初步实现应用验证。

AI设计显现的无限可能

沈阳飞图画笔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展示了AI设计的高效率与创造力。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输入“海洋元素”“渐变色彩”等关键词,短短几秒钟,系统生成了多款丝巾设计方案。记者从中选择一款进行微调,最终得到了一份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的签名原创设计。

这一公司专注于纺织行业的AI设计,凭借自研的大模型和丰富的数据集,实现了从文本到图片及花形的快速生成。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行业原创设计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在葫芦岛的泳装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了好评。

与展望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更是一场产业的动员。通过“灵巧手”到智能机器人,从人工智能到AI设计程序,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工业全链条,推动人机协同、智能决策、柔性生产的逐步实现。未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持续释放更多赋能效应,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慧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