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首部AI纲领性文件 推动“人工智能+”六大行动实施

来源: 小世评选

2023年8月26日,中国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首部针对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六大行动方向,旨在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的规模化与商业化应用,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这六大行动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涵盖了科学研发、行业应用、消费者体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目标面向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员工、部门等各类主体,可以说是涉及了各个行业的广泛性布局。

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中之一就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国各地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领域均提供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土壤,帮助我们在推进“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更精准地把握应用方向和实施路径,更好地解决“不会用”“不好用”“不能用”等突出问题,加速场景的开放与供需的对接,进而释放更大的应用潜力。

《意见》中强调,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演进规律,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八个方面,构建全面的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根据规划,到2027年、2030年,我国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的普及率要分别达到70%和90%。同时,智能经济的核心产业规模也将快速增长,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展望到2035年,国家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发展阶段。

为了应对当前人工智能在应用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意见》进一步为每个领域提出了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一张清晰的产业迭代“导航图”,以及一个实用的“技能包”。在科技创新方面,文件特别指出要利用人工智能加速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技术迭代。在产业实体方面,首次提出要培育智能原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围绕工业、农业与服务业,推动全要素智能化进程,力争使智能技术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在消费领域,《意见》提出要充分运用打造包括体验消费与认知消费在内的新场景,以催生出AI手机、AI电脑、AI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赋能无数传统商业店铺。在民生福祉方面,文件倡导激发人工智能在创新创业与再就业方面的潜力,以助力大规模的因材施教,积极构建一个更有温暖与关怀的智能社会。通过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改善传统岗位的工作环境,比如利用机器人执行高空作业,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在治理能力方面,文件从社会安全与生态三个层面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与蓝图,目标是提升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确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全球合作领域,也希望将人工智能当做一种国际公共产品,助力各国平等参与智能化进程,共同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这部《意见》不仅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务实的指导方案,助力他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展望未来,积极的政策引导与广泛的社会参与将不断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品质与国家的科技实力提升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实现更美好未来的重要推动力。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