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未来十年人工智能(AI)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奠定了基础。《意见》旨在加速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的融合,推动新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规划宏伟蓝图
《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明确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六大重点行动和八大基础支撑能力。这些行动将有助于形成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和共创分享为特征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根据《意见》所描绘的发展蓝图,至2027年,中国将在六大关键领域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深度融合,预计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的应用普及率将超过7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0%,到2035年,整个社会将全面迈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新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院长余晓晖表示,当前,随着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双轮驱动,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对于《意见》的发布,他认为这是顺应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的科学决策,是我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清晰路线图。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意见》的实施将在多个领域催生变革。在医疗健康方面,计划推广普及高水平的智能健康助手,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百川智能表示,公司在AI医疗领域的多项研究与《意见》不谋而合,希望新政策推动其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在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的实际应用中,各大企业也纷纷行动。MiniMax副总裁严奕骏指出,公司的AI Agent将在多种行业中探索应用场景,助力企业级智能体的落地。而阶跃星辰则专注于布局汽车和IoT等垂直领域,携手生态伙伴开发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基础支撑和安全治理
《意见》特别强调了基础支撑能力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包括模型、数据、算力、开源、人才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安全治理成为《意见》中多次提到的重要议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提到,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企业和操作系统必须提前布局,洞察潜在威胁。他指出,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攻防的对抗形式将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安全模式将面临挑战。
在安全治理方面,《意见》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应对措施,而是提到要提高整体安全能力与治理水平。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挑战,也是为了在国外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收尾展望与挑战
全球各大人工智能企业对《意见》的发布普遍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政策指南。通往智能经济的道路依然伴随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国产大模型的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建设,以及数据治理等议题上,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创新和应用的有效结合,仍需政策、企业、科研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将在各个行业当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和技术革新,多方共同助力,最终将实现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正如余晓晖所的:“《意见》强调了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以人工智能应用引领生产力提升,颠覆传统生产关系。”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企业和科研单位将不可避免地站在人工智能变革的大潮中,为推动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将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期待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能推动中国走向一个更智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