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智能化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应用,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立的智能化软件工程(AI4SE)工作组主导,联合了三六零(601360.SH,简称“360”)及二十余家领先企业,共同编制的《软件智能研发应用效能度量规范》正式发布。这一规范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不同企业之间在软件研发效能方面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标准内容概述
该标准的重点在于软件智能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定义和统一。标准围绕四大核心维度构建,即产品运营类、用户行为类、应用效果类和应用效率类。在各个维度下,针对个人、项目和团队等不同组织层级,以及初级、中级和高级能力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标准综合了质量、效率和满意度等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这种多维度的全面效能度量体系不仅有助于明确指标定义,促进企业之间数据的横向对齐,同时还统一了计算方法,确保数据的统一性与可比性。
作为标准建设项目的核心成员,360全程参与了这一标准的制定过程。360在行业现状、指标合理性及可用性等方面提供了丰厚的经验,参与起草标准草案初稿并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在该标准出台的背后,360不仅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还充分表明了其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态度。
360在智能研发中的角色
360作为国内独特的科技企业,集数字安全与人工智能能力于一身,近年来迅速崛起。其自研的千亿通用大模型“360智脑”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360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着力构建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推出了面向政企的智能化转型一站式AI解决方案——纳米AI企业版,从而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力量。
过去一年来,360在智能研发领域的探索不断获奖。其“极库云智效Code在360研发效能中的落地实践”项目被评为中国信通院《2023年AI4SE银弹优秀案例》。360智脑大模型也入选了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及《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案例研究报告》,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树立了标杆。
推动行业变革的呼唤
随着软件开发流程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传统的研发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软件智能研发效能的度量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的发布,标志着行业在向智能化、数据驱动的方向迈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依据。
在智能化软件工程的推行过程中,360不仅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研发效能,也积极协助其他企业实现转型。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不仅能加速行业内的数字转型,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软件工程的研发效率和质量。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将成为常态。标准的发布将为企业在智能研发过程中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将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360凭借在智能研发领域的深厚背景,必将在未来的行业变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通过积极参与标准的构建和实施,360不仅在塑造行业区块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以技术赋能更多行业。软件智能研发效能度量规范的成功发布,既是过去努力的结果,也是未来创新探索的新起点。
软件智能研发效能度量规范的发布,不仅为软件工程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标准基础,更促进了行业的深度合作与发展。360作为核心参与者,将继续利用其技术优势,推动智能研发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落地,助力整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研发效能,为行业的升级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