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广东省在东莞举办了"才聚湾区·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交流会暨技能人才双选会。这一盛会聚焦“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了一个集交流、人才双选与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充分展现了广东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中的前瞻性与务实举措。
此次双选会吸引了573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万条,线上线下招聘的企业总数超出800家,创造了超过2万的岗位机会。线上参与人员达到4.28万人次,现场求职者超4000人,线上线下共计投递简历1656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达到6316人,现场签约人数为293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求职者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东莞市人民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东莞市技师学院协办。活动汇聚了广东21个地市人社局、67所技工院校的代表,以及50多家华为链群企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及多家媒体,现场参与人数接近2500人。
在活动中,企业高管、技工院校专家及优秀教师与毕业生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的新趋势和培养路径。会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粤匠”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将智能技术融入技工教育及技能,从而推动技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指出,广东省将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进行深度布局,提出要建立高技术、高成长和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广东省已出台12条政策,以加速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高地。
而此次交流会则致力于推动技工教育与现代产业需求的对接,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的互动与赋能。面对智能化、数字化的浪潮,广东的技工教育坚持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全力培养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当前,广东省内共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约66.7万人,其中63所技工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17所技工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高达2万人,极大地满足了新兴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活动现场,东莞市技师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揭牌。18所技工院校也展示了其在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技能人才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及典型案例。广东省内多所技师学院与腾讯、科大讯飞、优必选及多家创新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以促进人才的有效流动与培养。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研发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也促进了人才链、产业链、教育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强化了数字技能人才的精准供给。近年来,广东省技工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随着2024年“技研”合作的实施,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技工院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力破解“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难题。同时,2023年数据显示,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209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768万人,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本次双选会中,东莞市腾信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行政部经理表示,近年来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能够提供模块化课程和校企联合实训,培养出具备项目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契合的。
广东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双选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人才结构的重要举措。未来,广东将继续加快人才培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