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将推进人工智能与建筑领域深度融合,定期无人机巡查新规提效监管

来源: 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南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探索该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以实现规范管理和高效监督。通过定期无人机巡查新规的实施,南宁引导建筑工地的管理向智能化转型,推动市政房建项目的进步。

无人机巡查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传统模式中,工作人员现场核查的方式不仅人力资源有限,而且很难做到全面覆盖,导致监管效果不佳。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农云浩介绍说,使用无人机进行定期巡查,可以通过航拍技术收集建筑工地的建设进度、管理状况和施工围挡等信息,然后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快速识别并标注出不规范的行为。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极大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南宁的人工智能应用不仅局限在无人机巡查,正在逐步扩展至智力住区、商业服务和市政房建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例如,在智慧小区的试点建设中,新竹社区通过智能硬件设备的网络互联、数字化和网格管理的精准化,打造了高效的社区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摄像头和智能道闸等监控设备,社区能够实时掌握动态信息,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后续市住建局还将推进智慧小区的标准化建设,整合智能管理设施,确保数据能够集成到CIM上,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

除了智慧社区建设,南宁还通过物业管理与网格员巡检相结合,推进社区的智能化管理。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商铺、写字楼、厂房的出租效率,为商业住宅的招商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南宁市还选取不同的试点区域,构建起“社区网格员+街道专员+专业机构”三级巡查体系,使得监管流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各项建设活动都能够在规范的框架内运作。

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趋势下,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也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深度探索。今年,该公司引入搭载AI技术的大疆机场3及Matrice4D无人机。城市数据中心主任兰度表示,这款无人机具备强大的识别能力,不仅能够精准识别人、车、船等目标,还能够灵活部署其他轻量化的AI模型,极大提升巡查和管理的效率。

在最新的市政房建项目管理中,南宁市通过无人机的多期航拍数据监测工地围挡的管理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先进的AI识别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围挡封闭情况、围挡广告合规性、黄土裸露状态以及工地排水和道路硬化情况。通过对重点路线的动态监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快速进行整改,从而为市政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保障。

在这个跨界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南宁在“人工智能+”的策略实施中,除了希望实现建筑管理的智能化外,更期望能够为城市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南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计划在2025年前,落地多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智慧住区、商业服务、市政房建项目管理等,着力为精品工程的绿色化、智能化、智慧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南宁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建筑领域的融合,监管效能将持续提升,建筑质量将更为可靠,智慧城市的蓝图也将逐步变为现实,南宁的城市面貌将迎来全新的变化。通过不断推进智能化管理,南宁将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