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学习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郑州大学通过引入DeepSeek大模型,积极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这一愿景。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显示出高校在教育改革中与时俱进的决心。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语义理解、智能对话、文本生成以及图像内容识别等领域,这些模型展现出的智能水平是前所未有的。教育领域天然与这些技术的优势相契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推动教学的个性化、定制化,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郑州大学的信息化办公室在DeepSeek-R1大模型推出后,迅速进行了部署,展现出该校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前瞻性。信息化团队在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便通过安装7B和14B模型,进行了深入的体验与研究,以尽快适应这一新生事物。同时,他们也积极与学校的超算中心合作,将DeepSeek与现有的计算资源相结合,为师生提供基础性的模型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郑州大学还意识到科研团队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针对不同学科的需求,进行私有化部署以符合各自的特点。通过精确的需求调研和灵活的技术支持,郑州大学的信息化办公室提供了多层次的服务。
在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强调了大模型和软件框架之间的辩证关系。大模型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其核心功能和服务的实现依赖于相应的软件框架,这正如“钢铁侠”需要其铠甲一样。在这一过程的探讨中,郑州大学关注到大模型的记忆和本地知识库的构建,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校园的人工智能应用体系。
为了提升师生使用DeepSeek的体验,郑州大学还推出了“DeepSeek超算版”和“DeepSeek校内版”。校内版是基于学校自身的需求和条件自行开发的软件框架,尽管在功能上暂时无法与市面上的标准版相比,但由于系统的自研特点,在个性化和本地化需求的满足上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制模式,充分体现了郑州大学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创造性思考。
在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师生比例失衡、大班授课模式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利用大模型的技术优势,郑州大学试图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接。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造成教师负担加重与学生学习个性化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矛盾。在这一点上的突破,将有助于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重心转向更具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展望未来,郑州大学的个性化学习改革不仅限于理论上的探索,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待。理想中的AI助学模式,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问答的工具,而是能够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学习历程和心理状态,成为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贴心伴侣。这种共生关系,将为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正如影视作品中的“超级宠物”,无时无刻不在身边,陪伴学生度过他们的求知旅程。
同样,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未来的AI助教将不仅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表现,还能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将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高效,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更有创造价值的活动上。对于高校教育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将不是一个短期目标,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郑州大学借助DeepSeek大模型的引入,正在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学习之路。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教育动力,也为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注入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快速演进,郑州大学期待在个性化学习的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