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移动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的《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体系白皮书(2025)》正式发布。这份37页的白皮书,旨在全面推动低空经济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构建低空智能网联网络及其数据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低空经济的战略意义
低空经济是指在空中低于500米的数据传输、物品运输、旅游等活动所涉及的经济领域。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低空经济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面对着多种挑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白皮书提出,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六个关键要素:法规制度、标准、应用场景、空域、技术和安全。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的基础。
政策背景与发展现状
自2023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围绕低空网络与数据安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规范。政策内容涵盖了安全责任、技术创新、数据管理以及运行监测等多个方面,这些举措体现了对低空经济安全的高度重视。尽管国家在相关领域已有了一定的政策基础,目前国内外的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标准仍较为分散,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与完善。
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白皮书中特别强调了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和紧迫性,为此提出了构建标准体系的具体建议。框架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
1. 安全基础与共性技术:制定适用于各类低空网络的基本安全标准。
2. 无人机整机及分系统安全:针对不同型号和功能的无人机,提出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3. 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安全,包括机场、充电桩等。
4. 通信安全:确保低空设备间、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传输。
5. 数据安全:保护用户及运营商的数据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6. 安全运营与管理:完善低空经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机制。
白皮书的建议强调,标准的研制应以需求为导向,分层分类且动态更新。通过国际合作、行业协作等多种途径推进标准的有效实施,提升低空经济体系的整体安全水平。
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构建
为确保低空智能网联系统的安全,白皮书提议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检测与认证:构建一体化能力体系,涵盖系统的各个要素与层级,确保从设计、生产到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接受安全检测和认证。
2. 安全运行监测:建立综合监测与运营管理体系,实时监控无人机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安全态势,促进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
3. 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安全手册编制、管理程序制定、作业指导书制定和运行记录实施。这种分层体系能够帮助从业者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范。
4. 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白皮书指出,内生安全、密码技术和人工智能安全是保障低空经济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内生安全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密码技术则在身份认证、通讯安全及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安全则从数据安全和模型安全两个方面,保障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中的安全应用。
多方协同推进的必要性
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体系的建设非一己之力可为,必须依靠、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方应积极协同,推动低空经济在高质量且安全的轨道上发展。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低空经济朝着更加安全、可持续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期望能够引导相关行业在建设低空经济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健康的增长。
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迭代,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将成为全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白皮书中提出的构建标准体系、完善安全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相信低空经济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安全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