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与软件变革”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软件产业的深刻影响,以及二者如何实现互相赋能。在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政策决策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分享对未来软件行业发展的洞察和见解。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总工程师谢少锋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软件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谢少锋提到,企业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应注重研究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从而为未来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丁涛等一众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王怀民,作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理事长,也在欢迎辞中指出,正值人工智能深刻变革软件产业的关键时期。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将凝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通过创新实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展示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化合作方面的努力,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暨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等多个国际合作伙伴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展现中国在软件产业全球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势与信心。
大会现场,多位来自学术界、行业组织和产业界的专家围绕大模型、行业数字化应用以及软件行业的变革等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为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也为各方在实际操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而软件产业也需积极拥抱这些变革,以快速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在大会期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正式公布了第八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的首批39位专家委员名单,标志着行业在专家智库建设方面又进一步。同时,会议还宣布成立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数据安全分会、高斯数据库生态专委会及数据与数字经济分会,这些新组织的成立必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软件版本馆的建馆(筹)及馆藏藏品征集启动仪式。与会者共同见证了国家软件文化遗产筹建的历史时刻,彰显出国家对软件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中国软件版本馆的建立,将填补国内软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空白,同时为推动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打开新的路径。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涵盖了多个维度的活动,通过举办创新成果发布会及六场平行论坛等方式,推动行业内的深度对话与实践探索。在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会议发布了《2024年中国软件行业发展成果汇编》,为未来的行业发展设立了明确的方向。大会也设置了高科技展览,突出展示了芯片设计、全栈AI开发、云原生安全体系等前沿技术,全面描绘了人工智能时代软件产业的创新蓝图。
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相关业务司局、地方行业管理单位、全国各地知名软件企业、地方软件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组织代表等来自各方的1200余人参与,共同探讨软件产业的发展未来,展望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
通过此次大会,参与者不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也为了推动软件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而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未来,在人工智能和软件产业的双向赋能之下,中国的软件行业定会创造更多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