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智创π联:深圳AI创新生态圈”启动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和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共同主办,旨在推进深圳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会议吸引了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的70多名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与发展。
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的张清媛在启动会上详细介绍了AI创客π-人工智能创新者生态圈的项目背景及其核心计划。她指出,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融合发展阶段,行业之间的壁垒亟需通过生态圈的建立加以打破。作为生态圈的核心资源支撑单位,该中心将向全市开放包括中国知网、Nature、ScienceDirect、Springer和incoPat在内的九大国际顶尖科学文献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为深圳的AI创业者、科研人才及创新企业提供全球前沿的科技信息支持。这一举措将帮助创业者实时免费获取最新的科研动态,无论是大语言模型的算法优化还是智能体经济的商业实践,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旨在缩短技术研发周期,把握全球创新潮流。
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和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支持,重点关注技术研发、场景对接以及生态培育的咨询服务。这样的支持将有效激活“π型人才”的跨领域创新能力,推动技术的多元化应用。
在大会上,特邀的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宋林琦分享了他对大语言模型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的见解,并探讨了LLMs与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他也展示了一些成功的AI智能体创业案例,并指出未来创业的新风口,强调科研与商业实践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企业界的原腾讯天美工作室AI负责人陈俊文则围绕AI游戏的技术发展及全球顶尖期刊论文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解析了AI游戏的商业化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AI创新者的盛会,更为深圳的AI创业者、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会者共同致力于构建“文献支撑—技术共享—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科技信息支持,促进知识与资源的共享,并不断吸引AI+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及专业人员加入,建设一个更加开放、融合的深圳AI创新生态圈。
依托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及深圳市科技图书馆的丰富资源,社区成员将能够免费获取精选的人工智能相关论文、专利信息及其他科技文献。他们还将优先参与各种技术沙龙、年度峰会和政企对接会,享受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专业服务支持,并获得关于创新创业孵化政策的咨询及指导。这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将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和企业投身到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实践中,推动深圳以及整个大湾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
深圳的“智创π联” AI创新生态圈的启航,不仅是应对快速变化的科技浪潮的积极行动,也是建立区域内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步伐。随着这样的生态圈逐渐完善,深圳将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与活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AI领域人才,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