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北京物资学院成立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

来源: 小世评选

2024年4月1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北京物资学院在京隆重举行了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的成立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充分整合校企双方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优势资源,搭建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智慧物流教育。该中心将涵盖教学、科研、实践等多个层面,以期推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实现“双元”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次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当前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回应。随着社会对物流效率和供应链安全的重视日益增强,该中心将专注于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和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输出,帮助相关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常委、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与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敏共同为中心揭牌。北京市教委的领导、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充分展示了、高校与行业间的密切合作及对未来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亚太物流联盟的主席单位及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的重要理事成员,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物流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借助其广泛的行业联系和丰富的资源积累,联合会不断为物流行业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北京物资学院则被誉为“中国现代物流管理者的摇篮”,近几年来,在推动智慧物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理念赋能物流专业教育,旨在培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

仓储、运输、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行业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回应,也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革新。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心将致力于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行业实战经验的复合性人才。

据了解,此次中心的成立是在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第三次教学研讨会上宣布的。北京市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方针,决定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在市属公办高校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助力各高校结合其专业特点,形成“AI+专业”的特色教育品牌。北京物资学院也在这一进程中与其他市属高校一起,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目标是培养更多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各行业,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突破,未来的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必然会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成立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也是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举措。通过深度融合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中心将为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培养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面向未来,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将成为推进物流行业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阵地。在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术研究等方面,中心将重塑传统教育理念与行业标准,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发展机会,增强他们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中心能够为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培养出更多引领行业未来的优秀人才。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