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智能手机市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生成式AI手机的出货量将首次突破5亿部。这一数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实现,标志着这一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张。

生成式AI手机的定义是那些内置能够独立生成文本、图像和代码等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模型,通常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这些新型手机于2023年底首次问世,随即引发了消费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表明,高端智能手机在这一市场初期的蓬勃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售价超过600美元的机型,苹果和三星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优势,合计占据了超过70%的出货份额,使得生成式AI功能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这些厂商正积极将轻量化的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AI助手集成到他们的手机中,以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一战略不仅拓宽了用户基础,也为智能手机行业引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
更进一步,高通骁龙6和7系列,以及联发科8000系列等中端芯片的发布,为生成式AI手机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这些芯片的逐步市场化,意味着即便是中档设备的用户也能够体验到AI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除了新设备的销售,现有用户也正在逐步体验到生成式AI带来的便利。CounterPoint的调查显示,已有超过2.5亿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操作系统(OS)升级,获得了包括写作辅助、照片编辑和内容摘要在内的核心AI工具。其中,“圈选即搜”(Circle to Search)等功能因其出色的用户体验和推广力度,成为了升级设备中最普及的功能之一。尽管如此,完整的生成式AI功能套件仍主要限于最新高端手机,因为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为大语言模型特别优化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和更高的内存配置。
消费者对生成式AI手机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据CounterPoint的调查数据显示,得益于各大厂商的积极市场营销以及AI功能的快速集成,已有90%的受访者对生成式AI手机有所了解。这不仅表明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在增加,也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信心。
未来的市场展望积极。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生成式AI手机市场将继续以高速增长的态势发展,累计出货量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将突破10亿部。这一预测意味着,新一轮的换机潮将进一步加速,第二个5000万出货量的实现周期将大约为第一个的二分之一,显现出市场对于生成式AI手机的强烈需求。
同时,行业内正努力开发更多具有明确用户价值的应用场景,以此驱动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在现有功能中,与写作相关的任务日益成为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这反映了现代消费者对于提升生产力和沟通效率工具的高度需求。
生成式AI手机的快速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市场供需变化的反映。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AI应用的日渐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未来的手机市场将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竞争格局。我们不仅可以期待生成式AI手机为用户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还可以预见更多创新型应用的涌现,这一切都将重塑我们与智能设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