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根大通在其最新的投资者报告中对苹果公司的股价目标进行下调,新的目标为230美元,相较之前的240美元有所减少。这一调整反映了分析师对未来18个月苹果公司收入和盈利前景的悲观预期,导致市场对苹果的未来表现产生了一定的担忧。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影响苹果股价目标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及新一代iPhone的表现预期。随着美国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关税政策日益严峻,许多消费者为了规避潜在的价格上涨,提前购买了新的设备。这种提前消费行为使得市场上的需求出现了短期集中,但长远来看,这对消费者的升级意愿产生了压制,导致对新产品的兴趣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在硬件升级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期待。摩根大通指出,iPhone 17的功能创新相比于其前代产品并不显著,这可能会令消费者感到失望。分析师预计,2025年iPhone 17系列的市场产量将比2024年发布的iPhone 16系列低约9%。这意味着苹果在巩固其智能手机市场领导地位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尽管iPhone仍然是苹果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自然降低。苹果公司需要更加积极的创新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尤其是在龙头地位不断被其他品牌挤压的情况下。不容忽视的是,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上的积极布局,给苹果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压力。
除了iPhone的市场表现,摩根大通还提到,苹果在业务增长方面存在其他潜在驱动力,尽管报告中对这些因素并未作具体说明。分析师认为,苹果长远战略的重点似乎逐渐转向2026年,届时将被视为一个级创新的转折点。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苹果可能会在这一时间框架内推出更加重磅的产品,例如基于设备语言模型的全面Siri升级。
最新的Siri版本预计将在2026年初与iOS 26.4同时发布,将为用户带来更深入的场景感知和更加复杂的交互体验。这将标志着苹果在人工智能(AI)应用上的重大转变,尽管当前消费者对AI相关功能的接受度依然有限。苹果在推动AI功能的扩展方面,一直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与竞争对手相较显得低调。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传闻是可折叠iPhone的推出。根据一些报道,苹果有可能在2026年底前发布可折叠iPhone,而其生产可能会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也有一些消息称,这一计划可能会被推迟到2027年上市。无论最终时间如何,苹果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引发了消费者与市场的热切期待。
来看,摩根大通对苹果的股价目标下调反映了市场对苹果未来表现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在即将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和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长背景下。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升级欲望的减弱,苹果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以维持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随着未来更多潜在的技术更新与产品发布,苹果的长期战略将在多大程度上兑现,仍需时间的检验。